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交易员》每日一练试题03月25日

聚题库
03/25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我国低碳经济在整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型”发展阶段,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贡献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p><p>答 案:对</p><p>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大规模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研发应用减碳技术来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p><p>答 案:对</p><p>3、按照国际上的测算,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约为80—90亿吨。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一个国家就可能要超过全球的增量。</p><p>答 案:对</p><p>4、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特定产业的发展,但也不是无限制的发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p><ul><li>A:1989年的海牙会议</li><li>B: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li><li>C: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li><li>D: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li></ul><p>答 案:D</p><p>2、从终端用能角度看,能源消费最大的三个部门是</p><ul><li>A:交通、工业和农业</li><li>B:交通、农业和建筑</li><li>C:工业、交通和建筑</li><li>D:工业、农业和建筑</li></ul><p>答 案:C</p><p>3、碳排放权交易坚持()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p><ul><li>A:企业</li><li>B:国家</li><li>C:政府</li><li>D:地方</li></ul><p>答 案:C</p><p>4、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是</p><ul><li>A: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重化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li>B: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产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li>C:农业-轻工业-基础产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li>D:农业-基础产业-轻工业-重化工业-高附加值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知识经济</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以下()措施。</p><ul><li>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li><li>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li><li>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li><li>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li></ul><p>答 案:ABCD</p><p>2、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是?</p><ul><li>A:弄清底数</li><li>B:制定规划</li><li>C:技术创新</li><li>D:引导消费</li></ul><p>答 案:ABCD</p><p>3、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p><ul><li>A:国际合作原则</li><li>B:国际公平原则</li><li>C:人际公平原则</li><li>D:投入与产出</li></ul><p>答 案:BCD</p><p>4、低碳技术的类型分为()</p><ul><li>A:节能技术</li><li>B:能源替代技术</li><li>C: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li><li>D:碳隔离技术</li></ul><p>答 案:AB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2030年目标: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亿立方米。</p><p>答 案:45</p><p>2、国外低碳城市建设对于我国的借鉴有哪些?</p><p>答 案: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br />二、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br />三、整合不同政策的全方位减排;<br />四、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行不悖。</p><p>3、在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某些措施,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图9为预测碳排放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107/2660fe791b9b5d0.png" width="589" /> 读图,从时间角度描述如何实现预测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并提出减少碳排放量的企业措施。</p><p>答 案:2031 年-2045 年:快速降低碳排放;2046年-2060 年: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措施:①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②要提高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意识,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 ③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