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银行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3月16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实行审批制。( )</p><p>答 案:错</p><p>解 析:2014年11月以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不再进行逐笔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所属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申请并取得业务资格后,再报备登记证券化产品。</p><p>2、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管理,将客户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已授信和投资项目的设计、准备、施工、竣工、运营、关停等各个环节,均应当设置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关卡,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可以中止直至终止信贷资金拨付。()
</p><p>答 案:错</p><p>解 析: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加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管理,将客户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管理状况作为信贷和投资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在已授信和投资项目的设计、准备、施工、竣工、运营、关停等相关环节,合理设置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评估关卡,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中止直至终止资金拨付。</p><p>3、商业银行开办信用卡收单业务,应具备开办收单业务的良好业务基础,最近3年个人贷款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稳定,个人贷款业务客户规模和客户结构较为稳定等条件。()
</p><p>答 案:错</p><p>解 析:根据银保监会规定,境内商业银行开办信用卡收单业务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注册资本为实缴资本,且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等值可兑换货币。
2、具备开办收单业务的良好业务基础。最近3年企业贷款业务规模和业务结构稳定,企业贷款业务客户规模和客户结构较为稳定,身份证件验证系统和征信系统连接和使用情况良好。
3、具备办理收单业务的专业系统支持,在境内建有收单业务主机、特约商户申请管理系统、特约商户信用评估管理系统、商户结算账户管理系统、账务管理系统、收单交易监测和伪冒交易预警系统、交易授权系统等专业化运营基础设施,相关设施通过了必要的安全检测和业务测试,能够保障客户资料和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p><p>4、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都存在资金用途被挪用的合规风险。()
</p><p>答 案:对</p><p>解 析: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都存在资金用途风险。需要加强对客户资金用途的监管,严防客户移用贷款资金违规流入股市、高利贷等高风险领域。贷款申请人必须向贷款人提供确认消费行为的相关资料或文件(如销售合同、发票、协议或其他银行认可的有效文件)。</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人员不需要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任职资格审核即可任职的是()。
</p><ul><li>A:总经理</li><li>B:董事长</li><li>C:监事长</li><li>D:风险总监</li></ul><p>答 案:C</p><p>解 析: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任职前获得任职资格核准,在获得任职资格核准前不得履职。其中,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p><p>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管理原则是()。
</p><ul><li>A: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协调</li><li>B:追求资本回报</li><li>C:提升银行盈利能力</li><li>D:提升银行的市值</li></ul><p>答 案:A</p><p>解 析: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性”协调是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管理原则。</p><p>3、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至少()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进行一次整体风险评估。
</p><ul><li>A:每半年</li><li>B:每年</li><li>C:每个监管周期</li><li>D:每季度</li></ul><p>答 案:C</p><p>解 析:在综合考虑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市场准入等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评估被监管机构主要业务的内在风险水平、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未来发展变动方向,可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定期评估。风险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个监管周期至少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进行一次整体风险评估。</p><p>4、银行业监管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具体目的不包括()。
</p><ul><li>A:降低信息管理成本</li><li>B:公众满意度</li><li>C:业务连续性</li><li>D:合法合规</li></ul><p>答 案:A</p><p>解 析: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目标是有效保障银行业持续运作和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金融安全和保障公众利益。监管部门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业务连续性,保证银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持续地对社会公众提供金融服务,就是保证信息系统“不能断”。②信息安全,保证各类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就是数据“不能丢、不能错”。③公众满意度,即保证公众对银行服务满意,确保公众利益未受到损害。④合法合规,即银行的信息科技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和监管要求,就是“合法合规”。</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的发起人包括()。
</p><ul><li>A:具有金融或融资租赁工作经历3年以上的中国境内公民</li><li>B:在中国境外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li><li>C: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li><li>D:在中国境外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li><li>E:在中国境内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li></ul><p>答 案:CDE</p><p>解 析:金融租赁公司的发起人包括在中国境内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在中国境外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p><p>2、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非现场监管应重点监测()。
</p><ul><li>A:金融体系运行情况,关注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递</li><li>B:法律政策调整情况,包括境内法律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影响</li><li>C:国际主要经济体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评估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和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li><li>D:银行业风险情况,特别是系统重要性机构风险情况</li><li>E:区域性风险情况,关注特定地域内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非现场监管应重点监测:①国际主要经济体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评估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和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②金融体系运行情况,关注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递;③银行业风险情况,特别是系统重要性机构风险情况;④法律政策调整情况,包括境内外法律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影响;⑤区域性风险情况,关注特定地域内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