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政策与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题03月16日

聚题库
03/1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政府。()</p><p>答 案:错</p><p>2、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后,方可向省级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领取导游证。</p><p>答 案:错</p><p>解 析:《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四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p><p>3、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刑事责任。()  </p><p>答 案:错</p><p>解 析:《民法典》总则编第187条规定,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应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故本题错误。</p><p>4、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p><p>答 案:对</p><p>解 析:《民事证据规定》第10条规定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的事实包括: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出的另一事实。故本题正确。</p><p>5、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护照签发机关可以不予签发护照的情形是()。</p><ul><li>A:具有中国国籍的</li><li>B:属于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li><li>C:属于刑事案件原告人</li><li>D:被判处刑罚服刑完毕的</li></ul><p>答 案:B</p><p>解 析: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护照签发机关可以不予签发护照的情形包括:一是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二是无法证明身份的;三是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四是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五是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六是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七是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p><p>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规定,在()年年底前,将旅游市场执法列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p><ul><li>A:2016</li><li>B:2017</li><li>C:2018</li><li>D:2019</li></ul><p>答 案:A</p><p>解 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规定,在2016年年底前,将旅游市场执法列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p><p>3、因旅行社原因造成旅游者未能乘坐预定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旅行社应赔偿旅游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并支付直接经济损失()的违约金。</p><ul><li>A:10%</li><li>B:20%</li><li>C:30%</li><li>D:50%</li></ul><p>答 案:B</p><p>解 析:因旅行社原因造成旅游者未能乘坐预定的公共交通工具的,旅行社应赔偿旅游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并支付直接经济损失20%的违约金。</p><p>4、下列不属于妨害社会管理行为的是()。</p><ul><li>A: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li><li>B:制造噪声干扰他人生活</li><li>C:妨害文物管理</li><li>D:非法持有或吸食毒品</li></ul><p>答 案:A</p><p>解 析: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p><p>5、我国《旅游法》第17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规划。</p><ul><li>A:国民经济发展</li><li>B:社会发展</li><li>C:国民经济或社会发展</li><li>D: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li></ul><p>答 案:D</p><p>解 析:我国《旅游法》第17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履行下列义务()。</p><ul><li>A:依法经营义务</li><li>B:保障消费者安全的义务</li><li>C: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li><li>D:不得强制交易的义务</li><li>E:保障生产商权益的义务</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29条规定了经营者的14项义务。包括:履行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承担售后服务的义务;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限制消费者权利的义务;尊重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召回缺陷商品的义务;无理由退货的义务;非现场购物信息披露的义务;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故选ABCD。</p><p>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消费项目。</p><ul><li>A:观赏式</li><li>B:参与式</li><li>C:视听类</li><li>D:娱乐类</li><li>E:体验式</li></ul><p>答 案:BE</p><p>解 析:解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微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要促进演艺、娱乐、动過、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故选BE。</p><p>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事项范围。主要包括(    )。</p><ul><li>A:经营旅行社业务以及从事导游、领队服务是否取得经营、执业许可</li><li>B:旅行社的经营行为</li><li>C:导游和领队等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li><li>D:旅游者的旅游行为</li><li>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事项范围。主要包括:经营旅行社业务以及从事导游、领队服务是否取得经营、执业许可;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导游和领队等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p><p>4、旅游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p><ul><li>A: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li><li>B:患有传染病,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li><li>C: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li><li>D:旅游者身体状况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li><li>E: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li></ul><p>答 案:BE</p><p>解 析:《旅游法》第66条规定,旅游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①患有传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②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关部门处理的;③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的;④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且不听劝阻、不能制止的;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故答案为BE。</p><p>5、饭店工作人员发现违法犯罪分子、形迹可疑的人员和被公安机关通缉的罪犯,未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知情不报或隐瞒包庇的,公安机关可以()。</p><ul><li>A:酌情给予警告或者处以200元以下罚款</li><li>B:酌情给予警告或者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li><li>C:酌情给予警告,并处200元以下罚款</li><li>D:酌情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li><li>E: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li></ul><p>答 案:AE</p><p>解 析:饭店工作人员发现违法犯罪分子、形迹可疑的人员和被公安机关通缉的罪犯,未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知情不报或隐瞒包庇的,公安机关可以酌情给予警告或者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