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12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p>答 案:对</p><p>2、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可以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4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此处的“被申请人”就是行政机关。那么,法律之所以规定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就是因为在上一级人民政府看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如同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原告和被告。既然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事实上被申请人又是拥有公权力的行政机关,为了保证复议的公平公正,法律对此作出限制。</p><p>3、人民警察指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p><p>4、县、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办案部门的人民警察对符合继续盘问条件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可以带至本部门进行继续盘问。</p><p>答 案:错</p><p>5、旅馆业工作人员在公安机关査处吸毒、贴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人员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p><p>答 案:对</p><p>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以担任监察机关的职务。()</p><p>答 案:错</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5条第4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p><p>7、公安机关对年满70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能执行行政拘留。</p><p>答 案:对</p><p>8、陆某在16周岁时杀人,到19周岁时被抓捕归案,审判时20周岁,因此可以判处死刑。</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并被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p><ul><li>A:犯罪预备</li><li>B:犯罪未遂</li><li>C:犯罪中止</li><li>D:不构成犯罪</li></ul><p>答 案:A</p><p>解 析:甲尚未着手实施犯罪,所以应属于犯罪预备。所以该题选A。</p><p>2、下列措施中,()属于刑事强制措施。</p><ul><li>A:传唤</li><li>B:劳动教养</li><li>C:拘传</li><li>D:留置盘问</li></ul><p>答 案:C</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下列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是()</p><ul><li>A: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li><li>B:认为某部门的行政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li><li>C:对扣押、冻结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li><li>D:对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不服的</li></ul><p>答 案:B</p><p>解 析: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ACD项均是可以直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B 项属于抽象行政行为,不可以直接申请行政复议。故本题答案为 B</p><p>4、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分别处罚。</p><ul><li>A:年龄大小</li><li>B: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li><li>C:是否亲自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li><li>D: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使用的手段</li></ul><p>答 案:B</p><p>解 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标准应为其各自所起到的作用,故选B。</p><p>5、 发生下面的( )情况,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p><ul><li>A:王某以采药为生,行政机关发给王某的采药许可证因为所依据的行政规章废止而被吊销,导致王某生活失去经济来源</li><li>B:陈老大违反规定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行政机关吊销了陈老大持枪证,并把猎枪没收了</li><li>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杨某滥用职权,未经审查就批准了妹夫王某的建房申请,由于违反城市规划,该许可后来被上级机关撤销</li><li>D:江某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取得生猪屠宰许可而贿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后江某的许可证被上级机关吊销</li></ul><p>答 案:A</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8条第2款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故本题A项正确。B项属于合法吊销行政许可的情形,不存在赔偿补偿问题。《行政许可法》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故本题C项、D项均不符合赔偿条件,也不属于补偿的情形,因此本题选择A项。</p><p>6、 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在审查时不应当考虑( )。</p><ul><li>A:申请事项依法是否属于本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li><li>B:申请事项是否属于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事项</li><li>C:申请人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提交了符合规定数量、种类的申请材料</li><li>D:申请人的财力</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32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故本题D项不属于考虑范围,当选。</p><p>7、 下列情况下,人民警察不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p><ul><li>A:甲实施爆炸后逃跑</li><li>B:乙实施凶杀后逃跑</li><li>C:丙实施决水后逃跑</li><li>D:几个青年人寻衅滋事后逃跑</li></ul><p>答 案:D</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十三)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寻蛑滋事并不属于严重犯罪,没有达到使用武器制服的现实危险性,故在寻衅滋事后逃跑并不能使用武器,故D项正确。</p><p>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ul><li>A: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li><li>B: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三份,由当事人.见证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li><li>C: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li><li>D: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li></ul><p>答 案:B</p><p>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16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故A项正确。第24条第2款规定:“查封、扣押清单一式二份,由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分别保存。”故B项错误。第15条第1款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并对不适当的行政强制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故C项正确。第15条第2款规定:“行政强制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强制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行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故D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行为的有()。</p><ul><li>A:讯问犯罪嫌疑人</li><li>B:询问证人</li><li>C:受理</li><li>D:通缉</li></ul><p>答 案:ABD</p><p>2、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査行为的有()。</p><ul><li>A:讯问犯罪嫌疑人</li><li>B:询问证人</li><li>C:受理</li><li>D:通缉</li></ul><p>答 案:ABD</p><p>3、民警陆某休假期间着便装乘公共汽车回故乡,在车上恰遇两名歹徒持刀对乘客实施抢劫,陆某见状与歹徒搏斗。后在乘客的协助下将歹徒制服,陆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li><li>B:陆某虽然是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但仍然属于履行职责</li><li>C:如果陆某因此致残,应当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由国家给予抚恤或者补偿</li><li>D: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属于见义勇为</li></ul><p>答 案:AB</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据此,陆某在非工作时间制止犯罪,仍属于履行职责;第41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与因公致残的现役军人享受国家同样的抚恤和优待。”陆某的行为属于履行职责,不属于见义勇为,“按照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的说法错误。</p><p>4、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p><ul><li>A:及时性</li><li>B:系统性</li><li>C:针对性</li><li>D:有效性</li></ul><p>答 案:ABCD</p><p>5、民法规定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是()。</p><ul><li>A:因胁迫而产生行为</li><li>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li><li>C:行为人有重大误解的行为</li><li>D:内容和形式不合法的行为</li></ul><p>答 案:ABCD</p><p>6、取保候审保证人的条件是()</p><ul><li>A:与本案无牵连</li><li>B: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li><li>C: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li><li>D: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li></ul><p>答 案:ABCD</p><p>7、抢夺公私财物虽然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视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p><ul><li>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li><li>B:主动投案、全部退赃或者退赔的</li><li>C:被胁迫参加抢夺,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li><li>D: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li></ul><p>答 案:BCD</p><p>8、公平正义理念对公安工作的具体要求包括()。 </p><ul><li>A: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li><li>B:坚持秉公执法</li><li>C:坚持以公开促公正</li><li>D:坚持公正与效率并重</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BCD项都符合。</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p><p>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p><p>2、什么是商业贿赂?。</p><p>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p><p>3、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p><p>答 案:1年</p><p>4、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p>答 案:审判权</p><p>5、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p><p>答 案:公共利益</p><p>6、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p><p>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