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11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p><p>答 案:对</p><p>2、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扰乱单位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公共交通秩序和选举秩序。</p><p>答 案:对</p><p>3、基层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所在地党政领导下达的参加殡葬改革中“起尸火化”联合执法活动的指令,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p><p>答 案:错</p><p>4、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p><p>答 案:对</p><p>5、犯罪分子已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人民警察可以停止使用武器。()</p><p>答 案:错</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一)犯罪分子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在本题所述情形下,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而不是可以停止,本题说法错误。</p><p>6、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p><p>答 案:对</p><p>7、降低警衔或取消警衔是对人民警察的行政处分。</p><p>答 案:错</p><p>8、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我国《宪法》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的干涉。</p><ul><li>A: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li><li>B: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和政党</li><li>C: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li><li>D: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政党</li></ul><p>答 案:A</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27条第1款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p>2、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p><ul><li>A:警告</li><li>B:二百元以下罚款</li><li>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li><li>D:五百元以下罚款</li></ul><p>答 案:A</p><p>3、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p><ul><li>A: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li><li>B:—般主体</li><li>C:特殊主体</li><li>D:视具体情况而定</li></ul><p>答 案:C</p><p>解 析:特殊主体,是指除具有一般犯罪主体所要求的成立条件外,还必须具有某些犯罪所要求的特定身份作为其构成要件的自然人主体。军人违反职责罪是《刑法》第十章规定的,犯罪主体均为军人的犯罪,军人属于特殊主体。</p><p>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有()以上学历。</p><ul><li>A:大学本科</li><li>B:大学专科</li><li>C:高中</li><li>D:初中</li></ul><p>答 案:B</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旅客伤亡的,下列关于确定赔偿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p><ul><li>A:应由承运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li><li>B:伤亡如果是因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li><li>C:承运人如能证明伤亡是旅客自己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则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li><li>D:承运人对无票旅客一律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规定适用于按照规定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承运人对经许可的无票旅客也要承担赔偿责任。</p><p>6、公安机关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内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p><ul><li>A:8小时</li><li>B:12小时</li><li>C:24小时</li></ul><p>答 案:C</p><p>7、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一千元以下罚款。</p><ul><li>A:单处</li><li>B:并处</li><li>C:可以单处</li><li>D:可以并处</li></ul><p>答 案:D</p><p>8、人民警察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应当予以()。</p><ul><li>A:行政处罚</li><li>B:行政处分</li><li>C:收缴非法财产</li><li>D:追缴违法所得</li></ul><p>答 案:B</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8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属于《人民警察法》第22条所规定的行为之一,故B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 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检察院的诉讼权利包括( )。</p><ul><li>A:对所有刑事案件立案侦查</li><li>B:审查决定批准逮捕</li><li>C:审查决定提起公诉</li><li>D:提出抗诉</li><li>E:作出不起诉的决定</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条、第87条、第169条、第177条、第228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诉讼权利包括对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审查决定批准逮捕、审查决定提起公诉、提出抗诉、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等。</p><p>2、下列属于管制刀具的是()</p><ul><li>A:三棱刮刀</li><li>B:匕首</li><li>C:开山刀</li><li>D:弹簧刀</li></ul><p>答 案:AB</p><p>3、经过对违法线索的调査,发现(),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査。</p><ul><li>A:没有述法事实的</li><li>B:述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li><li>C:述法嫌疑人死亡的</li><li>D:述法嫌疑人逃跑的</li></ul><p>答 案:ABC</p><p>4、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p><ul><li>A:立法</li><li>B:执法</li><li>C:司法</li><li>D:守法</li></ul><p>答 案:ABC</p><p>5、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诉讼原则有:()</p><ul><li>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li><li>B:分案处理</li><li>C:不公开处理</li><li>D:从轻处理</li></ul><p>答 案:ABC</p><p>6、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p><ul><li>A:鼓励</li><li>B:支持</li><li>C:引导</li><li>D:监督</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1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p><p>7、爆炸物处置的一般方法有()。</p><ul><li>A:人工失效法</li><li>B:转移法</li><li>C:销毁法</li><li>D:水浸法</li></ul><p>答 案:ABCD</p><p>8、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的犯罪分子.</p><ul><li>A: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li><li>B:拘役</li><li>C:死刑</li><li>D:无期徒刑</li></ul><p>答 案:A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醒酒</p><p>答 案:采取保护性措施</p><p>2、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p><p>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3、单位进行年终评优,由你进行材料的审核等工作,在结果出来后,有人反映,评优人员中有人的资料不真实,这时,你怎么办?</p><p>答 案:(1)面对有人反映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br />(2)要耐心听取所反映的问题,阅读所反映的材料,然后,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以还事情的本来面目。<br />(3)如果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客观,那么我会向领导承认错误,作深刻的书面检讨,并向领导建议取消其评优资格,并按相应规章制度,给予处分。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反映问题的人的勇于坚持原则的精神和行为。<br />(4)如果所反映的问题无依据,我会向反映者解释说明,消除其误会并增进团结。<br />(5)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严谨、客观、公正。</p><p>4、“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p><p>答 案:及时高效</p><p>5、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p>答 案:审判权</p><p>6、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p><p>答 案:24小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