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保障人民警察充分行使职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立法目的之一。</p><p>答 案:错</p><p>2、在紧急情况下,委托代理人可以不经被代理人同意,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将委托事项转托他人。</p><p>答 案:对</p><p>3、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p><p>答 案:对</p><p>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本题正确。</p><p>5、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人民警察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p><p>答 案:对</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根据我们此前总结的口诀“依法—补偿,违法—赔偿”,可以快速判断本题说法正确。</p><p>6、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p><p>答 案:对</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p><p>7、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放弃权利则不必履行义务。</p><p>答 案:错</p><p>8、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应当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 单处行政拘留的最高幅度是( )。</p><ul><li>A:5日以下</li><li>B:10日以下</li><li>C:15日以下</li><li>D:20日以下</li></ul><p>答 案:C</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76条都是关于具体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的具体处罚,通过观察法条可以得出单处行政拘留的最高幅度是十五日以下,故本题C项正确。</p><p>2、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 )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p><ul><li>A:1</li><li>B:2</li><li>C:3</li><li>D:4</li></ul><p>答 案:B</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7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p><p>3、结伙斗殴,情节较重的,应处()</p><ul><li>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li><li>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li><li>C: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li></ul><p>答 案:B</p><p>4、 《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由( )负责。</p><ul><li>A:公安机关</li><li>B:人民警察</li><li>C:人民检察院</li><li>D:人民法院</li></ul><p>答 案:D</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p><p>5、张某违法后被处以管制,一般时限不可能为()。</p><ul><li>A:6个月</li><li>B:12个月</li><li>C:18个月</li><li>D:30个月</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故本题选D。</p><p>6、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p><ul><li>A: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li><li>B:从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li><li>C:减轻处罚</li><li>D:从轻处罚</li></ul><p>答 案:A</p><p>7、 下列关于委托辩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之日起才有权委托辩护人</li><li>B: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li><li>C:在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可以委托律师、监护人或亲友作为辩护人</li><li>D:被告人只能在规定时间内委托辩护人</li></ul><p>答 案:B</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p><p>8、根据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告诫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ul><li>A: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li><li>B: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出具告诫书</li><li>C:家庭暴力情节显著轻微,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人民法院对加害人出具告诫书</li><li>D: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li></ul><p>答 案:C</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六条规定,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所以该题选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调取证据的情形有()。</p><ul><li>A:原告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li><li>B: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原物的</li><li>C:被告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li><li>D:被告在行政程序中应当收集而未收集的</li><li>E: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的</li></ul><p>答 案:AB</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与本案有关的下列证据,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一)由国家机关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三)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证据。”据此,A项和B项正确。第34条第2款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第40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但是,不得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调取被告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因此,只要被告没有提供证据,就是没有相应证据,人民法院不可以去调取,故C项和D项错误。第38条第2款规定:“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原告负有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的证明责任,法院不可以主动调取,E项错误。本题正确为A项和B项。</p><p>2、在暂缓执行规定中,下列的叙述错误的是()。</p><ul><li>A:暫缓执行的保证金不同于罚款,可以由公安机关代收</li><li>B:在行政处罚中,罚款不能暂缓缴纳</li><li>C:公安机关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是一种行政处罚,所以被处罚人不能中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li><li>D:被处罚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公安机关没收其保证金后,可以决定让其重新交纳保证金或提交担保人,也可以恢复执行行政拘留</li></ul><p>答 案:ABCD</p><p>3、在行政复议中,适用转送管辖的条件是()。</p><ul><li>A:必须属于特殊管辖的复议案件</li><li>B:必须属于一般管辖的复议案件</li><li>C:转送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并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li><li>D:受转送的机关对该案件有管辖权</li><li>E:对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如果不愿意受理该案件,也可以转送上一级有管辖权的机关进行管辖</li></ul><p>答 案:ACD</p><p>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6条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7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第27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本题考察行政复议转送管辖的条件。第一,适用转送管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属于特殊管辖的复议案件;(2)转送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且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3)受转送的复议机关对该案件有管辖权。第二,受转送的复议机关的处理:(1)受转送的复议机关既不能拒绝接受转送,也不能再自行转送其他复议机关;(2)如果受转送的复议机关认为对该转送案件确无管辖权,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本题正确为A项、C项和D项。</p><p>4、对违法行为人应从重处罚的情形()</p><ul><li>A:严重后果</li><li>B:教唆他人</li><li>C:对报案人打击报复</li><li>D:有前科</li></ul><p>答 案:ABCD</p><p>5、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实施司法审查后所能作出的第一审判决的种类有( )。</p><ul><li>A:维持判决</li><li>B:撤销判决</li><li>C:履行判决</li><li>D:变更判决</li><li>E:确认判决</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故B项正确。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故C项正确。第77条第1款规定:“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故D项正确。第74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故E项正确。注意,2017年修正的《行政诉讼法》取消了维持判决的规定,原《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现改为第69条规定,“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故A项错误。</p><p>6、要坚持寛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执行()等规定。</p><ul><li>A:从轻</li><li>B:减轻</li><li>C:不起诉</li><li>D:缓刑</li><li>E:社区矫正</li></ul><p>答 案:ABCDE</p><p>7、违反治安管理由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p><ul><li>A:情节特别轻微</li><li>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li><li>C:主动投案</li><li>D:有立功表现</li></ul><p>答 案:A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br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br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br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br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br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br />(五)有立功表现的。</p><p>8、社区基本情况信息包括()。</p><ul><li>A:社区夭气情况</li><li>B:社区地理环境</li><li>C:实有人口情况</li><li>D:民族宗教习俗</li></ul><p>答 案: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p><p>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br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br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br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br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p><p>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p><p>答 案:商业秘密</p><p>3、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p><p>答 案:其职责范围内的</p><p>4、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p><p>答 案:公共利益</p><p>5、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p><p>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p><p>6、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有()按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p><p>答 案: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