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3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称为()
</p><ul><li>A:中间汇率</li><li>B:即期汇率</li><li>C:标价汇率</li><li>D:基本汇率</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间汇率是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p><p>2、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li><li>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li><li>C: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li><li>D: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li></ul><p>答 案:A</p><p>解 析: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A项说法正确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B项说法错误。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C项说法错误。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D项说法错误。
</p><p>3、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6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9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10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元。</p><ul><li>A:借方4000</li><li>B:借方5000</li><li>C:贷方5000</li><li>D:贷方8000</li></ul><p>答 案:B</p><p>解 析: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6000+9000-10000=5000(元)。</p><p>4、关于货币供应量,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资产</li><li>B: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li><li>C:通常所说的广义的货币供应XXXX</li><li>D: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资产</li></ul><p>答 案:B</p><p>解 析:题考察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p><p>5、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XXX按( )的时间开始算起。</p><ul><li>A:出生证明</li><li>B:身份证登记</li><li>C:个人档案</li><li>D:户籍登记</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统计指数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li><li>B:按物量水平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产量指数和销售指数</li><li>C:按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价值指数</li><li>D:按计算形式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li><li>E: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li></ul><p>答 案:ADE</p><p>解 析:从不同角度出发,指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②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③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p><p>2、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确立法人财产权的重要意义包括( )。</p><ul><li>A:为明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li><li>B:使法人制企业具备了存在的基础</li><li>C:为政府管理企业提供了依据</li><li>D: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创造了条件</li><li>E:国有资产的重组、保值、增值创造了条件</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①为清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②法人财产权使法人企业找到了存在的基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③为企业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开辟了道路;④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保值、增值创造了条件。</p><p>3、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
</p><ul><li>A:私营企业上缴的税收</li><li>B: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li><li>C:国有参股企业国有股份获得的股息、股利</li><li>D: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股份获得的股息、股利</li><li>E: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①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②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份(股份)获得的股息、股利;③企业国有产权(含国有股份)转让收入;④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⑤其他收入。
</p><p>4、下列属于会计确认计量基本原则的有( )。
</p><ul><li>A:实质重于形式</li><li>B:历史成本原则</li><li>C:合理确定会计记账基础</li><li>D:配比原则</li><li>E: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合理确定会计记账基础;②配比原则;③历史成本原则;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p><p>5、在我国,人们经常提到的有关财政的“两个比重”是指()。</p><ul><li>A:全国财政收入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li><li>B: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li><li>C: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li><li>D: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li><li>E: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li></ul><p>答 案:CE</p><p>解 析:我国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两个比重”,是指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开始我国实施以分税制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财税体制改革,“两个比重”开始逐步止降回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