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3月0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心理测验的发展史上,编制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心理测验的是法国心理学家()。</p><ul><li>A:高尔登</li><li>B:卡特尔</li><li>C:比内</li><li>D:韦克斯勒</li></ul><p>答 案:C</p><p>解 析: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比内和西蒙编制的智力测验。比内,法国心理学家,1905年,他和助手们公布了第一批智力测验。</p><p>2、以下不属于专业伦理所包含的要素是()。</p><ul><li>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li><li>B:专业伦理守则</li><li>C:心理专业人员的技术和方法</li><li>D: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li></ul><p>答 案:C</p><p>3、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p><ul><li>A:1~2岁</li><li>B:3~4岁</li><li>C:7~8岁</li><li>D:13~14岁</li></ul><p>答 案:B</p><p>解 析:第一反抗期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这一时期的幼儿表现为逐渐拉开与母亲的距离,他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展,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对周围的事情都想“我自已做”,对父母的帮助、指示、阻止总要用“不”来反抗。相对应的初中少年(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也可以提前在小学高年级,或延迟到高中初期发生)则进入第二反抗期,这一时期表现为:①硬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②软抵抗,表现为漠不关心,冷淡相对;③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性的,从外部因素深入到内在因素,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p><p>4、杰克逊人格问答编制方法属于()。</p><ul><li>A:逻辑分析法</li><li>B:因素分析法</li><li>C:经验效标法</li><li>D:综合分析法</li></ul><p>答 案:D</p><p>解 析:将经验法、因素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综合起来编制的人格问卷是杰克逊人格问卷,这种方法称综合法。</p><p>5、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这是( )的观点。</p><ul><li>A:认知心理学</li><li>B:统计学</li><li>C:文化人类学</li><li>D:社会学</li></ul><p>答 案:D</p><p>解 析:知识点: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区分 李心天提出4类标准,第4类: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我们就认为此人有精神障碍。</p><p>6、鼓励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p><ul><li>A:不断提问</li><li>B:给与奖励</li><li>C:直接重复求助者的话</li><li>D:及时表扬</li></ul><p>答 案:C</p><p>7、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在于()。</p><ul><li>A:不适用于文化水平高的人</li><li>B:缺少理论依据</li><li>C:不适用于过分偏执的人</li><li>D:不易操作实施</li></ul><p>答 案:C</p><p>8、心理动力学治疗师指出、说明甚至教导来访者其梦境、自由联想、阻抗以及治疗关系背后的行为含义,其使用的技术是()。</p><ul><li>A:自由联想</li><li>B:解释</li><li>C:对阻抗的分析</li><li>D:释梦</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3、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4、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p><ul><li>A:性格</li><li>B:气质</li><li>C:感觉</li><li>D:思维</li></ul><p>答 案:AB</p><p>解 析:个性心理分为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其中个性心理特征包含气质、性格和能力。</p><p>5、一般来说个案概念化的具体步骤包括()。</p><ul><li>A:广泛收集问题的资料,确认最突出的问题,评估来访者目前的功能水平</li><li>B:将收集到的问题资料做个大概的了解,然后便可开展心理咨询工作</li><li>C:将信息进行归纳,思考这些主题是如何影响来访者的生活、健康以及主要体验的</li><li>D:尝试以某种理论统合、解释来访者的问题,确定咨询目标,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技术</li></ul><p>答 案:ACD</p><p>6、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模式认为,人们经常仅仅根据对象的几个______特征对其形成总体印象。</p><ul><li>A:概括性</li><li>B:新奇</li><li>C:对个体意义大</li><li>D:重要</li></ul><p>答 案:CD</p><p>7、下列观点中,属于二因素论的有( )。<br></p><ul><li>A: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li><li>B:把遗传和环境视为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两个因素</li><li>C:企图揭示各因素单独发挥作用的程度</li><li>D:遗传和环境是两种各自孤立存在的因素</li></ul><p>答 案:AC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