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8日

聚题库
03/0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社会监督是来自公安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p><p>答 案:错</p><p>解 析:社会监督,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公民,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如政协提案监督、群众投诉监督等。</p><p>2、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13年)第十二条规定,“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故本题判断正确。</p><p>3、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直接使用拘传。()</p><p>答 案:对</p><p>解 析: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强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故题干的说法正确。</p><p>4、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p><p>答 案:错</p><p>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不仅指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包括良好的文化修养。</p><p>5、不准工作时间饮酒或违规使用警用车辆等行为()</p><ul><li>A:V</li><li>B:X</li></ul><p>答 案:对</p><p>6、治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一样,都是以公安行政强制力实施的处罚。</p><p>答 案:错</p><p>解 析:治安行政处罚不同于刑事处罚,它是以公安行政强制力实施的行政处罚。</p><p>7、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p><p>答 案:对</p><p>解 析: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五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故本题说法正确。</p><p>8、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正职领导职务的提名,应当事先征得上一级公安机关的意见。</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正职领导职务的提名,应当事先征得上一级公安机关的同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公众接待日”活动中,有一位长期上访的居民,在接待室外大吵大闹,说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引得多位过往群众驻足围观,领导正在忙着接访,要求你去处理,你准备首先采取的是()。</p><ul><li>A:立即制止吵闹,向他指出这是违法行为</li><li>B:尽快疏散群众,保持正常的接访秩序</li><li>C:热情接待,表示理解,着重了解他有哪些诉求</li><li>D:热情接待,明确表态,一定会尽快妥善处理</li></ul><p>答 案:C</p><p>解 析:A项对于长期上访户,采用“立即制止”恐怕只会激化矛盾。B项“尽快疏散群众”没有可操作性,不能因为来了上访户就“疏散群众”,而且这种行为会让群众产生抵触情绪。C项、D项都有道理,但是D项“一定会尽快妥善处理”属于表态性质的话,“你”不是领导,不能代替领导表态,最多只能说听取诉求,随后及时向领导汇报。</p><p>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ul><li>A:公安机关的各项权力,都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反映国家意志</li><li>B:公安机关行使行政权力是一种执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事,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范围和滥用职权</li><li>C:行使公安权力的行为不受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制约和监督</li><li>D:公安机关权力具有特殊强制性</li></ul><p>答 案:C</p><p>解 析: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等特点。公安机关权力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反映国家意志,行使公安权力时是一种执法行为,必须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事,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范围和滥用职权,必须受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制约和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古今中外颠覆不破的道理,公安权力直接关系到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等权利,更应接受监督。</p><p>3、公安工作的内容是由法律和()所确定,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施。</p><ul><li>A:行政法规</li><li>B:部门规章</li><li>C:地方性法规</li><li>D:公安法规</li></ul><p>答 案:D</p><p>解 析:公安工作的内容由法律和公安法规所确定,必须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来实施。</p><p>4、()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p><ul><li>A:公安业务建设</li><li>B:公安文化建设</li><li>C:公安队伍建设</li><li>D:公安装备建设</li></ul><p>答 案:C</p><p>解 析:公安队伍建设是公安机关的根本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p><p>5、(  )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安部部长负责。</p><ul><li>A:公安部</li><li>B:公安部督察委员会</li><li>C:公安部党委</li><li>D:公安部政治部</li></ul><p>答 案:B</p><p>解 析:公安部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负责对公安部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公安部部长负责。因此,本题选B。</p><p>6、据《国家赔偿法》,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赔偿金最高额为()。</p><ul><li>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li><li>B: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li><li>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li><li>D: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p><p>7、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职权活动的()进行监督。</p><ul><li>A:合法性</li><li>B:公正性</li><li>C:合理性</li><li>D:程序性</li></ul><p>答 案:A</p><p>解 析: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p><p>8、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行使监督宪法 实施的职权。  </p><ul><li>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li><li>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li><li>C:全国人大常委会</li><li>D:各民主党派</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刑事强制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工作。</p><ul><li>A:拘传</li><li>B:取保候审</li><li>C:监视居住</li><li>D:拘留和逮捕</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依据《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工作。</p><p>2、 近代警察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p><ul><li>A:以英国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制</li><li>B: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li><li>C:混合制警察管理体制</li><li>D:其他警察管理体制</li></ul><p>答 案:AB</p><p>解 析:由于受英、法两国警察制度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警察管理体制:以英国为代表的地方自治制和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p><p>3、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包括()。</p><ul><li>A:治安行政处置权</li><li>B:治安行政处罚权</li><li>C:治安监督检查权</li><li>D:治安行政强制权</li><li>E:劳动教养审批权</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公安机关治安行政管理权分为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治安行政强制权。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户籍管理工作;②公共秩序管理工作;③特种行业管理工作;④民用危险物品管理工作;⑤交通安全管理工作;⑥消防工作;⑦边防工作;⑧外国人管理和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p><p>4、 公安机关的治安监督检查权的重要作用有( )。</p><ul><li>A: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提出整改意见</li><li>B:发现治安隐患,要求监督对象限期整顿改正,预防治安问题的发生</li><li>C:增强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的自治、自防、自卫的能力</li><li>D:创造安全的生产和工作环境</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公安机关通过治安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违法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置或制裁,而不是提出整改意见,故A项错误。</p><p>5、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p><ul><li>A: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li><li>B: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li><li>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li><li>D: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是公安机关基本任务之一的“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内容。</p><p>6、 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p><ul><li>A:经济管理职能</li><li>B:社会服务职能</li><li>C:专政职能</li><li>D:民主职能</li></ul><p>答 案:CD</p><p>解 析: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p><p>7、下列罪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p><ul><li>A: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li><li>B:非法携带武器参加游行、示威罪</li><li>C:爆炸罪</li><li>D:危险物品肇事罪</li><li>E:资敌罪</li></ul><p>答 案:CD</p><p>解 析:A、B两项不选。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和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扰乱公共秩序罪。C、D两项当选。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爆炸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E项不选。资敌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故本题选CD。</p><p>8、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途径实现。</p><ul><li>A: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li><li>B: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申诉和意见</li><li>C: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li><li>D: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实现。</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五条禁令的发布、实施时间和内容是什么?</p><p>答 案:为严明纪律,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中国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了 “五条禁令”。此禁令自2003年2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指出,原有规定与此禁令不一致的,以此禁令为准。一、严禁违反枪支管理使用规定,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二、严禁携带枪支饮酒,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三、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辞退;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四、严禁在工作时间饮酒,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五、严禁参与赌博,违者予以辞退;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民警违反上述禁令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纪律处分。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上一级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应引咎辞职或者予以撤职。对违反上述禁令的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p><p>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什么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p><p>答 案: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应当予以什么处罚?</p><p>答 案:行政处分。</p><p>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何时公布、何时起施行?</p><p>答 案:2010年4月21日、2010年6月1日。  </p><p>5、人民警察在办案过程中,遇到哪些情况,应当回避?</p><p>答 案:一、是本案的当事人。二、是当事人的近亲属。三、本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四、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p><p>6、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是什么?</p><p>答 案:一、制止违法犯罪。二、不得造成无关人员伤亡。三、尽量减少财产损失。四、尽量减少人员伤亡。</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