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3月05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中央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p><ul><li>A: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li><li>B:中央银行只负责宏观调控,不提供金融服务</li><li>C: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li><li>D:中央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①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②维护金融稳定;③提供金融服务。</p><p>2、()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p><ul><li>A:权责发生制</li><li>B:收付实现制</li><li>C:配比原则</li><li>D:历史成本原则</li></ul><p>答 案:B</p><p>解 析: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收付实现制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本期实际以款项支付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得到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即企业是以实际收到款项或支付款项作为确认收入、费用的基础。</p><p>3、计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是采用了计算()的数据整理方法。</p><ul><li>A:比例</li><li>B:均值</li><li>C:比率</li><li>D:百分比</li></ul><p>答 案:C</p><p>解 析:比率是各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它可以是一个总体中各不同部分的数量对比,也可以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或空间上的数量之比。在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研究中,经常使用比率。比如经济学中的积累与消费之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产值之比等等。</p><p>4、调整和规范国家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 )。</p><ul><li>A:行政法</li><li>B:宪法</li><li>C:经济法</li><li>D:刑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行政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关于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基本原则、行政机关活动的方式、方法、程序以及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规范。</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属于外汇的是()</p><ul><li>A:黄金</li><li>B:在境外存放的人民币存款</li><li>C:外币现钞</li><li>D:在境外购买的人民币债券</li></ul><p>答 案:C</p><p>解 析:外汇包括: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②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⑤其他外汇资产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法人的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法人即具有完全尺度行为能力的自然人</li><li>B: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li><li>C:非营利法人的利润属于出资人</li><li>D:法人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li><li>E:法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li></ul><p>答 案:BDE</p><p>解 析: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A错误。非营利法人的利润属于法人,C错误。
</p><p>2、关于行政行为的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p><ul><li>A: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li><li>B:行政行为不具有裁量性</li><li>C: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li><li>D: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li><li>E: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特征有:①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②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③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④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
</p><p>3、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
</p><ul><li>A:方差</li><li>B:极差</li><li>C:标准差</li><li>D:离散系数</li><li>E:几何平均数</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主要包括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离散系数等。
</p><p>4、下列属于会计确认计量基本原则的有( )。
</p><ul><li>A:实质重于形式</li><li>B:历史成本原则</li><li>C:合理确定会计记账基础</li><li>D:配比原则</li><li>E: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合理确定会计记账基础;②配比原则;③历史成本原则;④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p><p>5、关于统计指标及其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统计指标可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li><li>B: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li><li>C:时点指标通常可以累积</li><li>D:时点指标反映的是客观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li><li>E:时期指标通常可以累积,从而得到更长时期内的总量</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C项,时点指标通常不能累积,各时点指标累积后没有实际意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