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3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额外性是指项目活动所带来的减排量对于基准线是额外的,即该项目在没有CCER支持下,存在着诸如财务效益、融资渠道、技术风险、市场普及以及资源条件等方面的障碍,依靠项目业主的现有条件难以实现。</p><p>答 案:对</p><p>2、二氧化碳当量是指在辐射强度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p><p>答 案:对</p><p>3、核查机构应保持独立于受核查方,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在整个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p><p>答 案:对</p><p>4、对于政府免费分配的碳排放配额,由于与直接取得资产的政府补助不同,且按公允价值确认补助后按公允价值结转损益与不确认为政府补助对净利润的影响基本一致,从简化实务的角度出发,通过政府免费分配等方式无偿取得碳排放配额不作账务处理更便于操作。
</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为了确保组织对其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和报告 基于相同的思路和方法, 下列哪项不完全是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 )。</p><ul><li>A:相关性和完整性;</li><li>B:一致性和准确性;</li><li>C:准确性和透明性;</li><li>D:严密性和保密性;</li></ul><p>答 案:D</p><p>2、EU ETS以()为基础,采用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和交易模式。由欧盟委员会决定成员国的排放上限,企业从政府分配到 一定企业获得碳排放权后将同时获得对碳排放权的支配权,因此二级市场的卖方也有限。</p><ul><li>A:总量控制</li><li>B:总量控制和市场</li><li>C:总量控制与交易</li><li>D:市场和交易</li></ul><p>答 案:C</p><p>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即将于()年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即将步入崭新的时代,也是践行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的重要推手。</p><ul><li>A:2021</li><li>B:2022</li><li>C:2025</li></ul><p>答 案:A</p><p>4、报告主体的核算边界内设施范围不包括哪个?</p><ul><li>A:直接生产系统</li><li>B:辅助生产系统</li><li>C:附属生产系统</li><li>D:租赁出去的设备</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目前, 化石能源发电部门的关键减排技术有</p><ul><li>A: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li><li>B:孰料烧结技术</li><li>C:超临界技术和超临界机组技术</li><li>D:循环流化床技术</li></ul><p>答 案:ACD</p><p>2、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3、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4、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二氧化碳电焊保护气的使用量怎么计算?</p><p>答 案:若保护气为单一气体时,采用购买凭证上的数值即可;若为混合气体则应根据体积比按指南中的方法计算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质量。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常见问题及解答</p><p>2、请说明第一阶段现场核查计划与第二阶段现场核查计划内容。</p><p>答 案:第一阶段现场核查计划内容宜重点考虑下列方面:a)组织边界,包括地理、多场所信息、设施和排放源;<br />b)运行边界;<br />c)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br />d)文件审核的发现;<br />e)抽样计划中的待核查点;<br />f)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得性等。<br />第二阶段现场核查计划内容宜重点考虑下列方面:<br />a)重新检查和跟踪第一阶段现场核查发现的问题;<br />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过程,包括选择量化方法学、收集活动数据、确定排放因子以及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等;<br />c)基准年的重新计算及行动方案的实施,如适用;<br />d)现场重要排放源的核查;<br />e)温室气体数据和信息;<br />f)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br />g)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与报告。</p><p>3、如果企业有自己实测的排放因子,且跟缺省排放因子有差别时是否可采用实测排放因子?</p><p>答 案:企业有实测排放因子时可选用实测,但在报告中需说明实测仪器、测量方法及方法相关依据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