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工商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3月0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根据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判断B工序的工序能力(? )
</p><ul><li>A:不足</li><li>B:充足</li><li>C:严重不足</li><li>D:过剩</li></ul><p>答 案:B</p><p>解 析:根据题意,B工序能力指数1.5,工序能力大于1.33小于等于1.67时,是充足。
</p><p>2、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是( )。</p><ul><li>A:问卷的标题</li><li>B:问卷的主体</li><li>C:问卷的说明</li><li>D: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的主体是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包括所要调查的内容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所有可供选择的答案。</p><p>3、M公司2020年的流动比率为()。
</p><ul><li>A:1.28</li><li>B:1.98</li><li>C:1.58</li><li>D:2.14</li></ul><p>答 案:D</p><p>解 析:2020年的流动资产=15.69,流动负债=7.34,流动比率=15.69/7.34=2.14。
</p><p>4、某研发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发了一款全新的产品,产品推出后迅速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该新产品开发战略属于()</p><ul><li>A:紧随战略</li><li>B:进取战略</li><li>C:冒险战略</li><li>D:保持地位战略</li></ul><p>答 案:B</p><p>解 析:进取战略是指企业以较强的进取精神和雄厚的研发实力,推动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的目标确定为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p><p>5、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第一步是()。
</p><ul><li>A:调查研究与提出新产品开发整体设想</li><li>B:新产品创意构思</li><li>C:新产品开发决策</li><li>D:暂无</li></ul><p>答 案:A</p><p>解 析: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调查研究与提出新产品开发整体设想。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M公司采用的调查方法为()
</p><ul><li>A:留置调查法</li><li>B:入户访问法</li><li>C:拦截访问法</li><li>D:观察法</li></ul><p>答 案:CD</p><p>解 析:拦截访问法是指在某些场所拦截在场的一些人进行面访调查。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不与被调查者正面接触,而是通过在旁边观察和记录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市场调查方法。
</p><p>2、单件生产类型的特点有( )。
</p><ul><li>A: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较高</li><li>B:生产的稳定性很低</li><li>C: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li><li>D:通常采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li><li>E:要求工人适应多品种生产</li></ul><p>答 案:BCE</p><p>解 析:单件生产类型的特点包括:①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相当低;②生产的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很低;③单件生产类型一般都采用通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只有在必须采用专用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才能达到技术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时,才采用专用设备;④要求工人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广的生产知识,以适应多品种生产的要求。
</p><p>3、组织流水线生产需要的条件有( )。
</p><ul><li>A: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li><li>B:产量足够大</li><li>C:工艺能同期化</li><li>D:生产面积容纳得下</li><li>E:看板管理</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包括:①产品结构和工艺要相对稳定;②产量要足够大;③工艺能同期化;④生产面积容纳得下。
</p><p>4、甲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其持有的甲公司的股权抵偿其对甲公司的债务,这种做法对甲公司产生( )。</p><ul><li>A:净资产收益率提高</li><li>B:股本增加</li><li>C:长期股权投资减少</li><li>D:资产负债率降低</li><li>E:每股收益提高</li></ul><p>答 案:AE</p><p>解 析:以股抵债是指债务人以其持有的股权抵偿其所欠债务的行为。以股抵债为缺乏现金清偿能力的股东偿还公司债务提供了途径。以股抵债的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能有效提升债权公司的资产质量,使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提高。</p><p>5、为解决流水线上某道工序设备超负荷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p><ul><li>A:延长节拍时间</li><li>B:优化该道工序设备,提升工序效率</li><li>C:优化该道工序之后设备的效率</li><li>D:优化该道工序之前工序设备的效率</li><li>E:缩短节拍时间</li></ul><p>答 案:AB</p><p>解 析:?Si(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设备的计算数)=ti(第i道工序所需加工时间)÷r(流水线的平均节拍);Ki(设备负荷系数)=Si(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设备的计算数)÷Sei(为第i道工序安排的实际设备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