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每日一练试题02月29日

聚题库
02/2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核查组在制定抽样计划时低风险因素也应考虑在内。</p><p>答 案:错</p><p>解 析:核查组在制定抽样计划时, 应考虑:a) 核查范围;<br />b) 核查准则;<br />c) 保证等级;<br />d) 达到保证等级所需的定量或定性数据的数量和类型;<br />e) 确定有代表性样本的方法学;<br />f) 潜在错误、 遗漏或错误解释的风险;<br />g) 先前的核查结论, 如适用;<br />h) 高风险因素。</p><p>2、核查机构应保持独立于受核查方,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在整个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p><p>答 案:对</p><p>3、生产中生物过程或物理化学工艺造成的碳排放, 如水泥、 钢铁的生产,啤酒的发酵等属于直接排放。</p><p>答 案:对</p><p>4、按照交易标的和交易场所,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类型可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的地区。</p><ul><li>A:核能和风能</li><li>B:生物质能和风能</li><li>C:太阳能和风能</li><li>D:地热能和风能</li></ul><p>答 案:B</p><p>2、碳排放的核算原则包括()。</p><ul><li>A:完整性、准确性、透明性</li><li>B:准确性、完整性、公开性</li><li>C:准确性、透明性、公平性</li><li>D:完整性、透明性、精准性</li></ul><p>答 案:A</p><p>3、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指以控制()排放为目的,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的交易体系。</p><ul><li>A:温室气体</li><li>B:二氧化碳</li><li>C:废气、尾气</li></ul><p>答 案:A</p><p>4、以下哪种不是 ISO14064 标准所要求的 GHG 量化方法( )</p><ul><li>A: 计算</li><li>B:估算</li><li>C:监测</li><li>D:监测与计算相结合</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以下哪几个标准适用于组织GHG排放的量化?()</p><ul><li>A:ISO14064-1</li><li>B:ISO14064-2</li><li>C:ISO14064-3</li><li>D:SZDB/Z69—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li></ul><p>答 案:AD</p><p>2、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不正确的是?()</p><ul><li>A: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必须量化</li><li>B: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必须文件化</li><li>C:温室气体量化的结果必须具有可再现性</li><li>D:温室气体的量化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li></ul><p>答 案:AD</p><p>3、工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应遵守以下哪些基本原则:</p><ul><li>A:相关性</li><li>B:完整性</li><li>C:—致性</li><li>D:准确性</li><li>E:透明性</li></ul><p>答 案:ABCDE</p><p>4、核算边界包括()。</p><ul><li>A:地理边界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的地理范围以及参加会展人员往返差旅活动涉及的地理范围</li><li>B:时间范围包括会展活动的筹备、实施和收尾阶段</li><li>C:设施边界包括为会展活动举办场地服务的固定设施(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与移动设施</li><li>D:排放源类型包括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固定设施和会展活动举办过程中移动设施燃料燃烧排放、会展活动举办场地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会展活动参会人员往返交通和住宿产生的排放。<br /></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石油天然气等十四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为何不考虑废水处理所导致的氧化亚氮排放?</p><p>答 案: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废水处理所导致的氧化亚氮排放不足企业总排放量的1%,因此本方法予以忽略。</p><p>2、请简述组织边界与运行边界的定义</p><p>答 案:组织边界:确定量化和报告其拥有或控制的业务的边界;<br />运行边界:应确定其拥有或控制的业务的直接与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边界,并形成文件。</p><p>3、石油天然气等十四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的报告主体问题不是很清楚,界定不是很清晰。</p><p>答 案:公共建筑排放的报告主体是公共建筑的运营者,即公共建筑的业主,或者业主的委托代理人,即物业公司。公共建筑运营的排放范围为:公共建筑边界内的排放。公共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旅馆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用房(机场、车站建筑等)等。由于机场企业、陆上交通行业有核算方法学和报告指南,这两个行业可以排除在外,分别使用各自行业的核算方法学和报告指南。公共建筑的排放,是公共建筑运营企业(事业)单位的排放量的一部分。公共建筑运营企业(事业)单位在公共建筑物之外,可能存在排放,如车辆运输的排放等。</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