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高起点《史地综合》每日一练试题02月26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p><ul><li>A:爱迪生</li><li>B:法拉第</li><li>C:贝尔</li><li>D:赫兹</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与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相联系的知识点。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p><p>2、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是</p><ul><li>A:伊丽莎白</li><li>B:詹姆士一世</li><li>C:查理一世</li><li>D:詹姆士二世</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查理一世的统治。国王查理一世于1649年被处死。</p><p>3、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的代表作《愚人颂》()</p><ul><li>A:主张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li><li>B:宣扬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li><li>C:推动社会契约思想广泛传播</li><li>D:揭露了教会的腐朽和黑暗</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主要以“愚人”的口吻评论当时的世态世象,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和以君主制度为代表的世俗权威极尽讽刺之事,把普通人称为“愚人”,则满怀同情、大唱赞歌。</p><p>4、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二三千年间的历史。《史记》所载史事的起止时间是()</p><ul><li>A:黄帝至秦始皇</li><li>B:黄帝至汉武帝</li><li>C:汉高祖至汉武帝</li><li>D:汉高祖至王莽</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西汉文化。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与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p><p>5、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当时在中央的主要代表人物有()</p><ul><li>A:奕?</li><li>B:曾国藩</li><li>C:左宗棠</li><li>D:李鸿章</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奕?、文祥,在地方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和左宗棠。</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4/216260fefb6e9da.png" /><br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日期是()。<br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br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br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p><p>答 案:(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br />(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br />(4)赤道、南、南回归线</p><p>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br />兰州是我国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等四大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13年兰州市启动了主城区企业“出城入园”搬迁改造方案,计划利用5年时间,有序推进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搬迁改造,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使城市布局更为合理。截至2016年年底,兰州市共有107户企业启动实施了“出城入园”。下图示意兰州“出城入园”路线(箭头粗细表示迁移企业的多少与规模)。<br /><br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204/2162611a491b74e.png" /><br />(1)归纳兰州市“出城入园”搬迁企业所具有的共同特点。<br />(2)简述企业“出城”对兰州主城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br />(3)分析大型企业“入园”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p><p>答 案:(1)企业规模大,占用土地多;产量高、运输量大,排放废弃物多;厂房设备陈旧,急需改造升级。(2)大型企业搬迁出城,可以有效改善主城环境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企业搬迁腾出的土地可以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功能区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br />(3)企业“出城入园”集聚于兰州新区及远郊县区产业园区,可以共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利于企业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企业之间开展分工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搬迁利于促进设备更新,快速实现改造升级、提质增效,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p><p>3、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p><p>答 案:(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p>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二、三条分别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还规定国会议员和总统均由选举产生,众议院人数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即奴隶)的五分之三,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宪法第四条规定联邦中央政权和各州的各自权力。宪法第五条规定如有必要可以根据一定程序增添宪法的修正案,如1791年增添的修正案规定保证宗教信仰、言论出版、游行集会的自由。<br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br />简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p><p>答 案:(1)积极意义: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使美国成为一个具有全国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创立的政体后来被许多国家仿效。(2)局限: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同的权利;忽视了基本人权。</p><p>5、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s/202303/276421574c150ab.png" />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气候,B()气候,C()气候(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br />(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与它在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气候<br />(4)C气候类型的形成于终年盛行的()风密切相关,在西欧()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气候</p><p>答 案:(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p><p>解 析: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分析各月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根据1月和7月气温确定冬、夏季节和所在的热量带,再依据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最后联想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相应的自然带做出回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