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2月17日

聚题库
02/17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介绍信。</p><p>答 案:错</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五条中规定,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p><p>2、甲是某小学的班主任,利用单独给学生辅导功课的便利,多次猥亵女学生,被法院判处刑罚,同时被禁止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从事教师职业。</p><p>答 案:对</p><p>解 析:《刑法》第37条之一【职业禁止】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3—5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31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p><p>3、城市人民警察执行巡逻时,一般以车巡为主,自行车、步巡相结合的方式。</p><p>答 案:错</p><p>4、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或者开始调查后逃避处罚的,不受追究时效的限制。( )</p><p>答 案:对</p><p>5、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p><p>答 案:对</p><p>6、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防卫过当。</p><p>答 案:错</p><p>解 析:《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甲的主观意图是想杀乙才故意挑衅激怒乙,本身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属于防卫挑拨,不成立正当防卫,也不是防卫过当,应负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p><p>7、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应当调解处理。</p><p>答 案:错</p><p>8、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复杂、重大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p><ul><li>A:统帅</li><li>B:道统</li><li>C:核心</li><li>D:根本</li></ul><p>答 案:A</p><p>2、张某受某茶叶公司指派在本县范围内收购茶叶10吨,张某收购后未向税务机关纳税。县国税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张某需缴纳税款5000余元。张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公司指派,与该公司是委托关系,其税款应当由公司缴纳,县国税局未采纳张某意见。如果张某提起行政复议申请,则复议机关是( )</p><ul><li>A:市政府</li><li>B:市国税局</li><li>C:县政府</li><li>D:县监察局</li></ul><p>答 案:B</p><p>解 析:行政行为由县国税局作出,国税机关为垂直管辖,应由县国税局上一级市国税局复议。</p><p>3、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减轻处罚或者不应不予处罚?()</p><ul><li>A:有立功表现的</li><li>B: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li><li>C:过失违反治安管理的。</li></ul><p>答 案:C</p><p>4、行政许可由()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p><ul><li>A:设立行政许可的机关</li><li>B: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li><li>C:具有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li><li>D: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li></ul><p>答 案:B</p><p>5、 某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涉嫌虚假宣传为由扣押了王某财产,王某不服诉至法院,在此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发现王某涉嫌受贿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法院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p><ul><li>A:终止案件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理</li><li>B:继续审理,待案件审理终结后,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理</li><li>C:中止案件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理,待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后,恢复案件审理</li><li>D:继续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理</li></ul><p>答 案:C</p><p>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87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由此可见,中止诉讼,将有关材料送交有刑事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待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后,恢复案件审理。故C项正确。</p><p>6、某16周岁的中学生独自与一生产学习机的企业签订了代言合同,此代言合同为()</p><ul><li>A:有效合同</li><li>B:效力待定合同</li><li>C:可变更合同</li><li>D:无效合同</li></ul><p>答 案:B</p><p>解 析: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况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行为能力范围的民事行为是效力待定的。</p><p>7、关于宪法规范的特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p><ul><li>A:宪法规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根本制度</li><li>B:宪法规范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li><li>C:宪法规范原则性强弱与适应性强弱成反比,与对社会实际调整功能强弱成正比</li><li>D:宪法规范具有稳定性</li></ul><p>答 案:C</p><p>8、陈某盗窃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查获,办案民警在调查中发现其十五岁,陈某应如何处理?()</p><ul><li>A:免予处罚</li><li>B:从轻处罚</li><li>C:从轻或减轻处罚</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 被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条件有( )。</p><ul><li>A: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li><li>B:当事人申请</li><li>C:人民法院同意</li><li>D:行政机关批准</li></ul><p>答 案:ABD</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52条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行政处罚不涉及人民法院的职权,因此不可能要求人民法院同意。</p><p>2、公安派出所消防安全管理应履行下列哪些职责()。</p><ul><li>A: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的部署</li><li>B:组织初起火灾扑救,维持火灾现场秩序</li><li>C: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li><li>D:督促、协调多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消防工作贲任</li></ul><p>答 案:ABCD</p><p>3、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査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拒绝填写的,办案人员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p><ul><li>A:签名</li><li>B:填写联系方式</li><li>C:填写到案时间</li><li>D:填写询问査证结束时间</li></ul><p>答 案:ACD</p><p>4、警务通按照的原则使用和管理()</p><ul><li>A:专人专用</li><li>B:谁登记、谁负责</li><li>C:谁持有、谁负责</li><li>D:当天值班人员负责</li></ul><p>答 案:AC</p><p>5、下列情形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有( )。</p><ul><li>A:李某因盗窃被判刑。为达到保外就医目的而自伤</li><li>B:警察接到报警后,拒不出警造成财物被抢劫</li><li>C:警察王某的儿子玩王某的手枪走火致人伤残</li><li>D:民事诉讼中,申请人张某提供担保后,法院未及时采取保全措施致使判决无法执行,给张某造成损失</li></ul><p>答 案:BD</p><p>解 析:选项A是自伤自残行为,选项C属于个人行为,AC项不是国家赔偿范围。选项B 是行政机关不作为造成损害的,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选项D 是没有及时采取保全措施造成申请人损失的。是法院的过错,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 故本题答案选BD。</p><p>6、以下关于贪污、职务侵占犯罪案件的说法的是()</p><ul><li>A: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姓</li><li>B: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単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li><li>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単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各1*1的犯罪性质定罪</li><li>D:公司、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工作便利,共同将本単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li></ul><p>答 案:AB</p><p>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人民警察专用?()</p><ul><li>A:警用标志</li><li>B:警服</li><li>C:警械</li><li>D:人民警察证</li></ul><p>答 案:ABCD</p><p>8、下列哪些属于《国家安全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p><ul><li>A: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li><li>B: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li><li>C: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li><li>D: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国家安全法》第15条规定,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国家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或者煽动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行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窃取、泄露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境外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p><p>答 案:两</p><p>2、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p><p>答 案:行政处罚</p><p>3、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p><p>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p><p>4、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p><p>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5、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p><p>答 案:合法的私有财产</p><p>6、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p><p>答 案:根本宗旨</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