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2月16日

聚题库
02/1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执行逮捕人员可为1人。</p><p>答 案:错</p><p>2、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管辖,所谓犯罪地不包括预备地</p><p>答 案:错</p><p>3、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迎工具正常行驶的,应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p><p>答 案:对</p><p>4、着装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可以不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p><p>答 案:错</p><p>5、猥亵精神病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p><p>答 案:对</p><p>6、德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p><p>答 案:错</p><p>解 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p><p>7、刘某因扰乱足球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并被公安机关责令12个月内不得进人体育场馆观看足球比赛。刘某违反规定进入足球场观看比赛,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行政拘留。()</p><p>答 案:错</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据此,刘某违反规定进入足球场观看比赛,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强行带离现场。故本题说法错误。</p><p>8、殴打他人,情节较轻的,可予以警告。</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积极参加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涉嫌()。</p><ul><li>A:分裂国家罪</li><li>B:颠覆国家政权罪</li><li>C:背叛国家罪</li><li>D:煽动分裂国家罪</li></ul><p>答 案:A</p><p>2、 发生下面的( )情况,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时,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p><ul><li>A:王某以采药为生,行政机关发给王某的采药许可证因为所依据的行政规章废止而被吊销,导致王某生活失去经济来源</li><li>B:陈老大违反规定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行政机关吊销了陈老大持枪证,并把猎枪没收了</li><li>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杨某滥用职权,未经审查就批准了妹夫王某的建房申请,由于违反城市规划,该许可后来被上级机关撤销</li><li>D:江某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了取得生猪屠宰许可而贿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后江某的许可证被上级机关吊销</li></ul><p>答 案:A</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8条第2款规定:“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故本题A项正确。B项属于合法吊销行政许可的情形,不存在赔偿补偿问题。《行政许可法》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前两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故本题C项、D项均不符合赔偿条件,也不属于补偿的情形,因此本题选择A项。</p><p>3、小赵因催要赌债无果与小王结仇,某日,小赵从街边买来老鼠药混在小王的饮水机中,但20分钟后小赵在小王回家前将事实告诉小王,并阻止小王喝饮水机的水,则小赵的行为属于()</p><ul><li>A:犯罪未遂</li><li>B:犯罪中止</li><li>C:犯罪既遂</li><li>D:犯罪预备</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小赵的行为属于第二种。故本题选B</p><p>4、甲枪杀仇人乙,打出一枪后,在射杀乙的同时,也将乙身后的丙射成重伤。甲的行为应当定性为()</p><ul><li>A:过失致人死亡</li><li>B:故意杀人</li><li>C:故意伤害</li><li>D: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li></ul><p>答 案:B</p><p>解 析:甲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p><p>5、 行政机关作出( )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p><ul><li>A:没收违法所得</li><li>B:没收非法财物</li><li>C:行政拘留</li><li>D:责令停产停业</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考生们对听证不必死记硬背,只需要了解其原理便可轻松记忆。法律赋予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权利,因为行政处罚会给当事人造成重大后果或重大损失,为了避免处罚失当,赋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于违法所得、非法财物,当事人占有本身就不合法,直接没收是理所当然的,A项和B项排除。C项也比较好排除,如果行政拘留都采用听证制度,那么行政机关即使增加100倍人手都无法正常运转。法律对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作出权赋予当事人听证的权利,是因为这些行政处罚对当事人的制裁非常严厉。</p><p>6、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拟作出某项直接涉及许可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许可决定的,在作出决定前,该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应当( )。</p><ul><li>A:告知有关人员享有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li><li>B:在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5日内告知有关人员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li><li>C:告知有关人员有权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li><li>D: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举行听证应当通知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听证</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7条第1款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由此可知,行政机关是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而非“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五曰内”,B项错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应该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听证申请,C项中“有关人员”说法错误。第46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故D项正确。</p><p>7、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可以使用武器的是()。</p><ul><li>A: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li><li>B:劫持火车,故意危害公共安全</li><li>C:在押人犯聚众暴乱</li><li>D:犯罪分子携带枪支逃跑</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9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二)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十一)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十四)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本题中B项属于本条第二项规定的情形,C项和D项分别属于本条第11项和第14项规定的情形。A项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情形。因此,本题选A项。</p><p>8、 《行政强制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 )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p><ul><li>A:行政执行权</li><li>B:行政强制权</li><li>C:行政强制措施</li><li>D:司法强制权</li></ul><p>答 案:B</p><p>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行政强制权为单位或者个人谋取利益。”据此,B项正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査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拒绝填写的,办案人员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p><ul><li>A:签名</li><li>B:填写联系方式</li><li>C:填写到案时间</li><li>D:填写询问査证结束时间</li></ul><p>答 案:ACD</p><p>2、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人民警察遇有()情形的,当事人有权要求其回避。</p><ul><li>A: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li><li>B: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li><li>C: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li><li>D:当事人对民警不信任的</li></ul><p>答 案:ABC</p><p>3、行政拘留被依法撤销而保证金已被没收,公安机关应如何处理?()</p><ul><li>A:无需退还</li><li>B:可以视情部分或全部退还</li><li>C:应金额退还交纳人</li><li>D:如行政拘留被撤销后,贲令公安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安机关无须退还</li></ul><p>答 案:CD</p><p>4、下列事项中()是属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专属立法权。</p><ul><li>A:税收</li><li>B:诉讼</li><li>C:限制人身自由</li><li>D:罚款</li></ul><p>答 案:ABC</p><p>解 析:《立法法》第8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D项应该比较容易排除,既然没有说明罚款只能由法律来规定,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由行政法规等来规定。</p><p>5、某派出所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扣押的做法不正确的有()。</p><ul><li>A:对某扣押物品所长认为不宜扣押,办案民警对所长的决定有异议,就向分局报告了情况,在第三夭得到分局指示后解除了扣押</li><li>B:某所依法扣押了一辆三轮车,正值所里食堂买菜的三轮车坏了,就报经所长同意,在确保不损坏车子的情况下,暂时用该三轮车买菜</li><li>C:辖区发生了一起抢夺案,被侵害人报警后,派出所扣押了被抢夺走的活鱼几条,因不易保管,经所长决定对活鱼进行变卖,变卖款暂时保存在公安机关</li><li>D:民警在办案中认为某物品符合扣押条件,就未经批准直接进行了扣押,扣押后才向所领导报告</li></ul><p>答 案:ABC</p><p>6、 关于通过考试考核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赋予公民特定资格,依法应当举行国家考试的,行政机关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法定条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li><li>B:赋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资格、资质的,行政机关根据申请人的专业人员构成、技术条件、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的考核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li><li>C: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成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li><li>D: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li><li>E: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54条规定:“实施本法第十二条第三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赋予公民特定资格,依法应S举行国家考试的,行政机关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法定条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赋予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资格、资质的,行政机关根据申请人的专业人员构成、技术条件、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等的考核结果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故本题全部选项均正确。</p><p>7、下列案件中,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是()。</p><ul><li>A:侵占罪</li><li>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li><li>C:某村干部非法拘禁致人死亡</li><li>D:刘某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li></ul><p>答 案:ABD</p><p>8、下列犯罪中,以非法占有目的为构成要件的是()。</p><ul><li>A:合同诈骗罪</li><li>B:侵占罪</li><li>C:挪用资金罪</li><li>D:挪用公款罪</li></ul><p>答 案:AB</p><p>解 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具体个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侵占罪必须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都是具有挪用目的,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目的,是指非法永久占有,而挪用,是指暂时占有,不是永久占有,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p><p>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p>2、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p><p>答 案:行政处分</p><p>3、简要回答宪法是根本大法。</p><p>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p><p>4、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p><p>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p><p>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p><p>5、什么是商业贿赂?。</p><p>答 案: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贿赂的一种形式,但又不同于其他贿赂形式。</p><p>6、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p><p>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