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育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2月08日

聚题库
02/0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幼儿园环境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p><p>答 案:错</p><p>解 析:幼儿园环境根据形式可以分为幼儿园室内环境和幼儿园室外环境,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幼儿园物质环境和幼儿园精神环境。</p><p>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指出:“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p><p>答 案:对</p><p>3、<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9.html" target="_blank">保育员</a>每天扫除两次。()</p><p>答 案:错</p><p>4、婴幼儿的年龄越小,其心率越快,且节律不稳定。()</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勇敢积极,但情绪容易激动,脾气暴躁,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力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p><ul><li>A:粘液质</li><li>B:胆汁质</li><li>C:多血质</li><li>D:抑郁质</li></ul><p>答 案:B</p><p>2、2~12岁幼儿的平均身高可按以下公式估算()。</p><ul><li>A:身高(cm)≈年龄x6+75</li><li>B:身高(cm)≈年龄x6+85</li><li>C:身高(cm)≈年龄x5+75</li><li>D:身高(cm)≈年龄x5+85</li></ul><p>答 案:C</p><p>解 析:足月儿平均身长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左右,一岁时约75厘米;之后,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左右。<br />因此,2-12岁以后,儿童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br />身高超过10%或低于10%的,即使不正常。</p><p>3、用手按小儿胸部观察呼吸情况,正常的计数方法( )。</p><ul><li>A:上下为一次</li><li>B:上为一次</li><li>C:下为一次</li><li>D:以上都错</li></ul><p>答 案:A</p><p>4、寒冷的冬季婴幼儿进行室外活动时应(),防止耳廓受冻。</p><ul><li>A:戴帽子</li><li>B:戴手套</li><li>C:穿棉外套</li><li>D:揉耳朵</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幼儿园教育的原则有(  )。</p><ul><li>A:保教结合的原则</li><li>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li><li>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li><li>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li></ul><p>答 案:ABCD</p><p>2、保育员要教会婴幼儿正确的排便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p><ul><li>A:鼓励婴幼儿用语言表达排大,小便的要求</li><li>B:教会婴幼儿坐便盆或蹲坑</li><li>C:教会婴幼儿自己料理大小便</li><li>D:逐步教会婴幼儿穿脱裤子</li><li>E:养成便后洗手的习惯</li></ul><p>答 案:ABCDE</p><p>3、属于陈鹤琴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有的(  )。</p><ul><li>A:大众性</li><li>B:儿童性</li><li>C:娱乐性</li><li>D:言语性</li></ul><p>答 案:ABD</p><p>4、陈鹤琴几种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是(  )。</p><ul><li>A:三角法</li><li>B:圆周法</li><li>C:直进法</li><li>D:混合法</li></ul><p>答 案: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如何进行组织婴幼儿室内教育活动准备工作?</p><p>答 案:(1)了解每周的周教育目标及每日教育活动的目标。(2)根据活动的不同要求,与教师和儿童共同安排、布置活动的场地。<br />(3)做好玩教具等活动必需品的准备工作。<br />(4)根据活动需要和教师的要求摆放玩教具及相关物料。<br />(5)与教师共同做好活动教室的其他准备。</p><p>2、擦地时洗涮墩布的次数是()。</p><p>答 案:多次</p><p>3、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有哪些?</p><p>答 案:(一)充当保姆的阶段:在古代社会,扮演的是保姆的角色,主要的职责就是照看孩子,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二)充当教师的阶段:随着大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保育幼儿的身体,还要启发、诱导幼儿,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于是,幼儿教师的角色就逐渐由保姆转变为教育者,人们对幼教工作者的称呼也逐渐由"保姆''改为"教师"。(三)幼儿教师角色多样化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赋予了幼儿教师许多新的角色期望,如希望幼儿教师成为孩子游戏的伙伴、学习的指导者、母亲的替代者、幼儿的知心朋友等。总之,人们普遍认为,幼儿教师扮演的角色越多,越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越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