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2月03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 )。
</p><ul><li>A:创新</li><li>B:协调</li><li>C:绿色</li><li>D:开放</li></ul><p>答 案:B</p><p>解 析:2017年10月通过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p><p>2、下列会计账户类别中,应在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账户。</p><ul><li>A:资产类</li><li>B:负债类</li><li>C:收入类</li><li>D:所有者权益类</li></ul><p>答 案:A</p><p>解 析: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p><p>3、清查库存现金应采用的方法是( )。
</p><ul><li>A:技术分析法</li><li>B:实地盘点法</li><li>C:对账单法</li><li>D:查询核实法</li></ul><p>答 案:B</p><p>解 析:库存现金的清查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再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及盈亏情况。</p><p>4、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体系中,统计口径仅包括现金的指标是()。
</p><ul><li>A:M1</li><li>B:M0</li><li>C:M2</li><li>D:M3</li></ul><p>答 案:B</p><p>解 析:M0=流通中货币 M1= 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p><p>5、标准差系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
</p><ul><li>A:离散程度</li><li>B:集中趋势</li><li>C:偏态</li><li>D:峰度</li></ul><p>答 案:A</p><p>解 析:离散系数通常是就标准差来计算的,因此也称标准差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货币供给机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
</p><ul><li>A:商业银行扩张信用受到存款准备金的限制</li><li>B: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创造过程</li><li>C:商业银行可以无限制地创造源生存款</li><li>D:商业银行不参与货币创造过程</li><li>E: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部分</li></ul><p>答 案:ABE</p><p>解 析: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E正确),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因此,研究货币供给机制,就要分别研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行为和过程(B正确,D错误)。 但是,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制地创造派生存款(C错误)。一般来说,银行体系扩张信用、 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要受到三类因素的制约: (1) 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2)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3)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等的限制
</p><p>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p><ul><li>A:削灭剥削</li><li>B:消除两极分化</li><li>C:发展市场经济</li><li>D:实现工业化</li><li>E:实现共同富裕</li></ul><p>答 案:ABE</p><p>解 析: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p><p>3、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包括( )。</p><ul><li>A:中央本级出预算</li><li>B: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li><li>C:转移支付预算、预备费</li><li>D:国债余额</li><li>E: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li></ul><p>答 案:ABC</p><p>解 析:中央一般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包括:(1)中央本级支出预算;(2)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3)转移支付预算、预备费。</p><p>4、下列各项政策措施中,属于财政政策手段的有( )。</p><ul><li>A:发行国债</li><li>B:调控利率</li><li>C:财政补贴</li><li>D:干预汇率</li><li>E:转移支付</li></ul><p>答 案:ACE</p><p>解 析: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功能实现的。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有:①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②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③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的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④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特定需要,将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再分配;⑤转移支付,是财政资金的转移。</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组织中属于特别法人的有( )
</p><ul><li>A:事业单位法人</li><li>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li><li>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li><li>D:机关法人</li><li>E:合作经济组织法人</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民法典》第96条规定:“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