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监测员》每日一练试题01月2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一个矛盾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能源的快速消耗为代价的。</p><p>答 案:错</p><p>2、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p><p>答 案:对</p><p>3、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博弈是由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所决定的。</p><p>答 案:对</p><p>4、在我国节能和提高能效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并制定国内统计、 监测、 考核办法。</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哈默比湖城所确立的“碳排放减半”的目标是指?</p><ul><li>A: 和全球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这一地区的碳排放要减半</li><li>B: 和欧洲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这一地区的碳排放要减半</li><li>C: 和瑞典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这一地区的碳排放要减半</li><li>D: 和1990年代建设的斯德哥尔摩其他住区相比,这一地区的碳排放要减半</li></ul><p>答 案:D</p><p>2、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p><ul><li>A:生物能源</li><li>B:化石能源</li><li>C:石油能源</li><li>D:海洋能源</li></ul><p>答 案:B</p><p>3、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等温室气体。</p><ul><li>A:二氧化硫</li><li>B:一氧化碳</li><li>C:二氧化碳</li></ul><p>答 案:C</p><p>4、《能源白皮书》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从根本上把其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p><ul><li>A:0.4</li><li>B:0.5</li><li>C:0.6</li><li>D:0.7</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哥本哈根为低碳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有()。</p><ul><li>A:风能、水能发电</li><li>B:推行低税能源的使用政策</li><li>C:推广节能建筑</li><li>D:推广绿色交通</li><li>E:鼓励垃圾回收利用</li></ul><p>答 案:ACD</p><p>2、零碳项目不仅拥有松德堡地区各利益相关方的努力,还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包括与()的合作。</p><ul><li>A:世界自然基金会</li><li>B:美国索诺玛县</li><li>C:中国上海</li><li>D:弗兰斯堡市</li><li>E:中国保定</li></ul><p>答 案:AB</p><p>3、影响一国人均能耗基本水平的因素有</p><ul><li>A:国家情况</li><li>B:消费模式</li><li>C:工业结构</li><li>D:人口素质</li></ul><p>答 案:ABC</p><p>4、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主要措施包括:()。</p><ul><li>A:精准施肥</li><li>B:水分管理</li><li>C:选用合适的氮肥品种</li><li>D:通过肥料深施或混施减少径流、氨挥发和反硝化损失</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排放有多少?</p><p>答 案:汽车:一辆每年在城市中行程达到2万km的大排量汽车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t。发动机每燃烧1L燃料向大气层释放的二氧化碳为2.5kg。人体:每人每天通过呼吸大约释放1140g的二氧化碳。但是,只要光合作用存在,那么生产食物消耗的二氧化碳与通过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保持平衡。植物:植物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夜晚释放。因此,植物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一棵中等大小的植物每年能吸收大约6kg的二氧39化碳。暖气:使用煤油作为燃料的暖气一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400kg。使用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00kg,电暖气则只有600kg。电脑:使用一年平均间接排放10.5kg二氧化碳。卤素灯泡: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10.8kg。洗衣机: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7.75kg。冰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6.3kg。</p><p>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分析?</p><p>答 案:(1)发展水平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 <br />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也远未实现,我国目前还有几千万人没有用上电,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今后几十年能源消费必然继续增长。2l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此外,体制上单纯追求GDP的考核体系也导致了第二产业中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这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严峻考验。 <br />(2)我国长期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 <br />我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未来我国实践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时,却可能被这些投资“锁定”。因此,我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br />(3)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br />目前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低碳技术转让中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只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为达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我国总共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在1.6万亿以上,这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是一个沉重负担。</p><p>3、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必须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p><p>答 案: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