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25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警察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因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可不予理睬。</p><p>答 案:错</p><p>2、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遇一违法生产经营者抵制,可将其带回安监部门讯问。()</p><p>答 案:错</p><p>解 析:本题考查“讯问”与“询问”的区别。审讯分为讯问和询问。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叫做讯问,是审讯的意思,对证人的审问,叫做询问。治安处罚法为了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同时与刑事诉讼中的讯问分开,将“讯问”改为“询问”,表明了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与相对方在人格上的平等,体现了对相对方的尊重,对保障人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无讯问权,应该用“询问”,本题说法错误。</p><p>3、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p><p>答 案:对</p><p>4、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p><p>答 案:对</p><p>5、某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谭某开车去购买办公家具的过程中撞伤行人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p><p>答 案:错</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责任的违法或者过错行为以职务行为为依托。只有在行使国家职权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导致损害,才会发生国家赔偿责任,本题中某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开车去购买办公家具的过程中撞伤行人的行为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其构成的是民事侵权。故本题说法错误。</p><p>6、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p><p>答 案:对</p><p>7、为了整治路边违停乱象,为文明城市创建迎检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甲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甲市政府规章,委托各区街道办执法队对非主干道路上违法停放的机动车进行处罚。街道办执法队在实施上述行政处罚时应以公安机关名义进行,处罚后果的法律责任由各区街道办承担。</p><p>答 案:错</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19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19条规定,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3)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据此,从第18条可知,行政机关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第19条即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题干中街道办执法队属于政府机关,不是事业单位,故不允许委托其执法。而且,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p><p>8、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只能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公安机关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可以依法先行拘留。</p><ul><li>A: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li><li>B:被告人</li><li>C:可疑人员</li><li>D:与案件有关的人员</li></ul><p>答 案:A</p><p>2、刑事责任能力,是指()。</p><ul><li>A:辨认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li><li>B: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的能力</li><li>C:辨认和控制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的能力</li><li>D:意识和意志能力</li></ul><p>答 案:C</p><p>3、《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加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p><ul><li>A:卖淫</li><li>B:嫖娼</li><li>C:拉客招嫖</li></ul><p>答 案:C</p><p>4、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需要复议的,应当在()日内制作《要求复议意见书》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复议。</p><ul><li>A:1</li><li>B:3</li><li>C:5</li><li>D:7</li></ul><p>答 案:C</p><p>5、 询问( )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p><ul><li>A:不满14周岁</li><li>B:不满16周岁</li><li>C:不满18周岁</li><li>D:孕妇</li></ul><p>答 案:B</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第3款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p><p>6、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p><ul><li>A:适用行政许可听证程序一般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li><li>B: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的期限是在被告知听证之日起10日内提出申请</li><li>C:行政机关举行行政许可听证的,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li><li>D: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后,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li></ul><p>答 案:C</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6条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第47条规定:“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由此可知,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的启动方式有两种:(1)依职权:一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二是行政主体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2)依申请: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许可之前,应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因此,A项错误;应该在行政许可决定前,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D项错误;应在5日内提出,B项错误。第48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故C项正确。</p><p>7、张某11周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经常在其学校门口的一家小卖部买零食和一些学习用品,部分赊账,年终时共欠小卖部340元。小卖部老板拿着账单要求张某父亲付款,遭到张某父亲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无需赔偿</li><li>B: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赔偿</li><li>C: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应当赔偿</li><li>D:张某购买零食和学习用品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己付款,不应当由其父亲付款</li></ul><p>答 案:B</p><p>8、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 )、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ul><li>A:检察机关</li><li>B:权力机关</li><li>C:行政机关</li><li>D:安全机关</li></ul><p>答 案:C</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既包括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也包括法院上下级之间互不干涉。</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情形或对象有()</p><ul><li>A: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li><li>B:来华旅游的外国人</li><li>C:外交代表</li><li>D: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例外规定</li></ul><p>答 案:ACD</p><p>2、以下说法不的有()。</p><ul><li>A:对同一违法行为,其他行政机关已经给予了罚款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就不能再给予罚款行政处罚</li><li>B:建法行为构成犯罪时,还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罚款不能折抵相应的罚金</li><li>C:对同一违法行为,其他行政机关已经给予了罚款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可以给予罚款以外的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li><li>D:对同一违法行为,各执法机关可重复罚款</li></ul><p>答 案:BD</p><p>3、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p><ul><li>A:期限</li><li>B:实施机关</li><li>C:程序</li><li>D:条件</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8条规定,设定行政许可,应当规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条件、程序、期限。</p><p>4、罚金的缴纳方式有()。</p><ul><li>A:一次或分期缴纳</li><li>B:强制缴纳</li><li>C:随时缴纳</li><li>D:减少或免除缴纳</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详解]《刑法》第53条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据此,罚金的缴纳方式有四种:一是一次或者分期缴纳;二是强制缴纳;三是随时缴纳;四是减少或免除缴纳。</p><p>5、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p><ul><li>A:返还原物</li><li>B:排除妨害</li><li>C:损害赔偿</li><li>D:消除危险</li></ul><p>答 案:BD</p><p>6、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p><ul><li>A:以言代法</li><li>B:以言废法</li><li>C:以权压法</li><li>D:徇私枉法</li></ul><p>答 案:ACD</p><p>7、 下列( )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p><ul><li>A:对易燃、易爆、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品生产、运输、使用、销售</li><li>B:开办人用药品生产企业</li><li>C:对市政道路、道路交通、航空航线、无线电率等公共源的利用</li><li>D: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商品的定价</li><li>E: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2条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故本题A项、B项、C项、E项正确。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商品的定价是由商品自身价值决定的,并受市场供需的影响而上下波动,这属于市场自主调节的事项,不属于行政许可的范围,故D项错误。</p><p>8、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p><ul><li>A: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工具</li><li>B: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li><li>C:赌具、赌资</li><li>D: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办理治安案件所查获的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赌具、赌资,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应当收缴,按照规定处理。”故本题B项、C项、D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笼统,根据本条规定,只有直接用于实施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才应当收缴,而不是所有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工具,故A项错误。</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p><p>答 案:(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p><p>2、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p><p>答 案:根本宗旨</p><p>3、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时,不得少于()的照片。</p><p>答 案:7人10人</p><p>4、群众向你反映了情况,根据实际,你认为反映的意见基本不切实际,但无论如何向群众介绍都不被接受,其中有人的情绪还比较激动,你怎么办?</p><p>答 案:(1)遇到这种情况,我会保持冷静,理性处理。<br />(2)向群众道歉,安抚情绪比较激动的群众,调整工作思路和方式。<br />(3)深入实地,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展开调查,查找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br />(4)与群众就实际问题进行沟通,是群众的误解的,我会耐心的向群众说明情况,讲清楚国家的具体政策。如果是我们工作中的失误,我会向群众道歉,并向群众保证把他们反映的问题及时报告领导,一定要让群众相信,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并解决他们反映的问题的。<br />(5)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调查处理情况如实向领导报告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做一个让群众满意、领导放心的公务员。</p><p>5、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p><p>答 案:以人为本</p><p>6、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p><p>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