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01月21日

聚题库
01/21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植物性食物中铁吸收率都较动物性食物低。(  )</p><p>答 案:对</p><p>2、建立膳食调查数据库时不同膳食调查方法的数据库结构是相同的。()</p><p>答 案:错</p><p>解 析:由于不同膳食调查方法得到数据不同、表达形式不同,数据库结构可能相同或不同。</p><p>3、24h回顾法对那些饮食中每天有较大变异的个体是不适宜的。()</p><p>答 案:对</p><p>解 析:24h回顾法适用于饮食较为规律的个体,以便于通过连续三天的调查确定调查对象的营养摄入水平。</p><p>4、记账法一般能够调查调味品包括油、盐、味精等的摄入量。()</p><p>答 案:错</p><p>解 析: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调味品包括油、盐、味精等的摄入量,通常可结合食物频率法来调查这些调味品的消费种类和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骨软化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不正确的是()。</p><ul><li>A: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li><li>B:高血钙</li><li>C:25-(OH)D3<20nmol/mL</li><li>D:低血磷</li></ul><p>答 案:B</p><p>解 析:骨软化病时血钙降低。</p><p>2、缺乏时导致味蕾功能减退的矿物质是()。</p><ul><li>A:锌</li><li>B:铁</li><li>C:锰</li><li>D:硒</li></ul><p>答 案:A</p><p>3、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腐败变质最灵敏的鉴别指标是()。</p><ul><li>A:物理指标</li><li>B:化学指标</li><li>C:感官指标</li><li>D:微生物指标</li></ul><p>答 案:C</p><p>解 析:富含蛋白质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目前仍以感官指标最为灵敏,气味改变和发臭是鉴定蛋白质腐败变质最敏感的指标。</p><p>4、减少烹调用油量是指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宜超过(  )。</p><ul><li>A:60或85g</li><li>B:45或60g</li><li>C:30或45g</li><li>D:25或30g</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以下说法符合安全运动条件的是()。</p><ul><li>A:一开始不要做剧烈的运动</li><li>B:饿了也要坚持运动</li><li>C:水分的补给充足</li><li>D:身体不适时要休息</li><li>E:可以长时间进行室内运动</li></ul><p>答 案:ACD</p><p>2、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 )。</p><ul><li>A:微生物污染</li><li>B:寄生虫污染</li><li>C:病毒污染</li><li>D:螺旋体污染</li><li>E:昆虫污染</li></ul><p>答 案:ABE</p><p>3、关于影响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因素,正确的是(  )。</p><ul><li>A:肌肉越发达,活动能量消耗越多</li><li>B: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li><li>C:劳动强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多</li><li>D:同等强度劳动,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li><li>E:工作熟练程度低者,能量消耗较少</li></ul><p>答 案:ABCD</p><p>4、()是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的生化改变。</p><ul><li>A: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li><li>B: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li><li>C:游离原卟啉浓度上升</li><li>D:血红蛋白含量下降</li><li>E:红细胞压积下降</li></ul><p>答 案:ABC</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下面是<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0.html" target="_blank">公共营养师</a>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br /><img src="https://img2.meite.com/question/2021-12/61baac6b17472.png" />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p><p>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p><p>2、简述婴幼儿测量指标——体重、身长、头围的意义。</p><p>答 案:体重是指身体各部分的重量总和,它主要反映构成体重成分的骨骼、肌肉、内脏、体质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婴幼儿体重对营养状况较为敏感,而且婴幼儿体重测量的误差小于身长测量误差,故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的常用指标。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头围和胸围是婴幼儿体格测量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将婴幼儿头围和胸围的测量数据,与年龄参考数值比较,对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有一定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婴幼儿,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婴幼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p><p>3、请简述专项调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p><p>答 案:(1)相关性。即表格中所有的问题都应与调查研究的主题有关,否则会产生大量的无效信息,干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客观性。即所有的问题都不允许带有调查者的某种主观倾向和暗示,应能够让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3)适宜性。即表格所设计的问题的内容、用语均能为被调查者接受和理解,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来提问,要通俗易懂。<br />(4)全面性。即表格问题的设计应完全对应于研究框架,各个变量的选择准确且无缺失,所有需要在调查中了解的信息都要在调查表中反映出来。同时,在封闭性问题中给出的答案应包括所有的可能回答。<br />(5)设计合理性。表格中一个问题转到另一个问题时,应注意逻辑关系。询问的问题应从一般到个别、从容易到困难。<br />(6)可比性。如果想将本调查与其他调查结果相比较,应该考虑其他调查中提出的问题是否与表格中的问题相呼应。</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