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导游资格证《导游业务》每日一练试题01月19日

聚题库
01/19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全程导游与游客首次见面的介绍通常与核商日程结合在一起。()</p><p>答 案:错</p><p>解 析:全程导游与游客首次见面的介绍通常与致欢迎辞结合在一起。</p><p>2、导游讲解时,对重要景观、年代、人名、数字、集合的时间和地点等,语速就要慢一些。()</p><p>答 案:对</p><p>解 析:"对讲解中涉及的重要或要特别强调的内容,语速可适当放慢一些,以加深游客的印象,而对那些不太重要的或众所周知的事情,则要适当加快讲解速度,以免浪费时间,令游客不快。故本题选A。"</p><p>3、即使旅游者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导游人员也应该认真倾听其要求,然后耐心地解释无法满足其要求的原因。( )</p><p>答 案:对</p><p>解 析:面对个别游客的苛刻的要求和过分的挑剔,导游一定要认真倾听,冷静、仔细地分析,决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断然拒绝。不应在没有听完对方讲话的情况下就胡乱解释,或表示反感、恶语相加、意气用事。对不合理或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和意见,导游要耐心解释,实事求是;处理问题要合情合理,尽量使游客心悦诚服;导游千万不能一口回绝,不能随便地说出“不行”两字。故本题选对。</p><p>4、游客在高原地区出现感冒症状,导游可建议游客通过洗热水澡等方式缓解不适。()</p><p>答 案:错</p><p>解 析:进入高原要少洗或不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要做到“少洗”或者“不洗”,故本题错误。</p><p>5、现代导游服务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图文声像导游方式和实地口语导游方式两大类。()</p><p>答 案:对</p><p>解 析:导游服务包括图文声像导游和实地口语导游两种方式。故本题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景点进门处“导游图”,最适用的讲解方法应是( )。</p><ul><li>A:突出重点法</li><li>B:概述法</li><li>C:画龙点睛法</li><li>D:悬念法</li></ul><p>答 案:B</p><p>解 析:概述法是对景点的景物布局、特色等基本情况进行轮廓性介绍的方法。它通常适用于首次沿途导游和较大的景点游览之前在入口处示意图前进行的讲解,如故宫太和门侧的“平面布局图”、颐和园东宫门内的“示意图”等。故本题选B。</p><p>2、1亩等于()公顷。</p><ul><li>A:0.0586</li><li>B:0.0598</li><li>C:0.0667</li><li>D:0.0684</li></ul><p>答 案:C</p><p>解 析:因为:1亩≈667平方米<br />1公顷=10000平方米<br />所以:1亩=667÷10000=0.0667(公顷)</p><p>3、在接团前的服务准备阶段,地陪导游首先应做好的工作是()。</p><ul><li>A:接站服务</li><li>B:形象准备</li><li>C:熟悉接待计划</li><li>D:落实接待事宜</li></ul><p>答 案:C</p><p>解 析:【2018年真题】地陪的服务准备主要包括业务准备、语言和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形象准备和心理准备。此阶段,地陪导游首先应做好的是业务准备中的熟悉接待计划。故本题选C。</p><p>4、国内航班一般在航班离站时间前的( )分钟,航空公司值机柜台停止办理乘机手续。</p><ul><li>A:30</li><li>B:40</li><li>C:50</li><li>D:60</li></ul><p>答 案:A</p><p>解 析:国内航班一般在航班离站时间前的30分钟,到航空公司值机柜台停止办理乘机手续,国际航班为40分钟。</p><p>5、乘坐国内航班离站的散客旅游者,如果从中、小机场起飞,导游员应掌握好时间,使其提前()到达机场。  </p><ul><li>A:30分钟</li><li>B:1小时</li><li>C:2小时</li><li>D:3小时</li></ul><p>答 案:C</p><p>解 析:当散客旅游者结束在本地的活动后,导游人员应为其提供送站服务。为使他们安全、顺利的离开当地,导游人员应做好送站准备工作。即导游人员必须在送站前24小时与游客或散客小包价旅游团确任送站时间和地点。如果散客旅游者乘国内航班从中、小机场起飞离站,导游人员应掌握好时间,使散客旅游者提前2小时到达机场;若从大型机场起飞,应提前3小时抵达机场;若散客旅游者乘国际航班离站,须提前3小时到达机场;若散客旅游者乘火车离站,应提前1小时到达车站。</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游客在旅游中期阶段的心理主要有( )。  </p><ul><li>A:求新心理</li><li>B:懒散心理</li><li>C:求全心理</li><li>D:群体心理</li><li>E:求安全心理</li></ul><p>答 案:BCD</p><p>解 析:游客在旅游中期阶段的心理主要是懒散心态、求全心理、群体心理。导游人员在旅游中期阶段的工作最为艰巨,也最容易出差错。因此,导游人员的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对任何事都不得掉以轻心。AE选项均属于旅游初期阶段的心理状态。</p><p>2、下列关于造成游客人身和财物损失的情况中,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是()</p><ul><li>A:由于导游员个人过错导致的游客人身伤亡和财务损失</li><li>B:旅游者没有参加约定的旅游活动而自行活动时发生的人身、财物损害</li><li>C:旅游者自行终止旅行社安排的旅游行程后,发生的人身、财物损害</li><li>D:旅行社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对游客尽到应尽的照顾义务的</li><li>E:旅游者由于自身疾病引起的各种损失或损害</li></ul><p>答 案:BCE</p><p>解 析: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应当保证自身条件能够完成旅游活动,因此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由于自身疾病引起的各种损失或损害,旅行社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由于旅游者个人过错导致的人身伤亡和财务损失,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费用支出,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旅游者自行终止旅行社安排的旅游行程后,或者没有参加约定的旅游活动而自由活动时,发生的人身、财物损害,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p><p>3、在迎候旅游团时,可根据()辨认寻找自己的旅游团。</p><ul><li>A:身高</li><li>B:体形</li><li>C:组团社徽记</li><li>D:衣着</li><li>E:民族特征</li></ul><p>答 案:CDE</p><p>解 析:游客出站时,地陪应尽快认找所接旅游团。认找的方法是:地陪站在明显的位置举起接站牌或导游旗,以便领队、全陪(或客人)前来联系,与此同时地陪应通过手机与全陪或领队联系,了解游客出站情况。此外,还可根据游客的民族特征、衣着、组团社的徽记、人数等分析判断或上前委婉询问,问清该团团名、领队、全陪的姓名以及游客人数,以防错接。故本题选C,D,E。</p><p>4、古代时期向导服务产生的条件是()。</p><ul><li>A:生产力的发展</li><li>B:科学技术的发展</li><li>C:文化水平的提高</li><li>D:生活条件的改善</li><li>E:私有制的出现</li></ul><p>答 案:AE</p><p>解 析:古代产生向导服务的条件<br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旅行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提,从而产生了对向导服务的需要。<br />②私有制的出现使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能够承担向导服务的费用。</p><p>5、运用突出重点法,就是要在导游讲解中( )。</p><ul><li>A:突出代表性景观</li><li>B:突出“……之最”</li><li>C:突出景点的独特之处</li><li>D:突出游客感兴趣内容</li><li>E:突出自身最熟悉的内容</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突出重点法一般会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突出景点的独特之处、突出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突出游客感兴趣的内容、突出“.....之最”,所以排除E。</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