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01月18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法院判决行政诉讼中的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被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因程序违法被撤销的除外。()</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七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第九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重新作出的行政行为与原行政行为的结果相同,但主要事实或者主要理由有改变的,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撤销被诉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不受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限制”。因此,具体行政行为因违反法定程序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与被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故本题判断正确。</p><p>2、直接监督的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p><p>答 案:对</p><p>解 析:直接监督,是指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能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如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公安机关必须执行,纪委监察机关、上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有权直接追究违法的人民警察的政纪责任。</p><p>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制定的。()</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3年)第一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故本题判断正确。</p><p>4、公安行政复议是公民认为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活动。()</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行政复议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公安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决定的法制制度。题干的“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有误,应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p><p>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行政处分、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等。()</p><p>答 案:错</p><p>解 析: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或者非法财物等。题干中的“行政处分”是国家机关对内部人员的处理,对象是公职人员。</p><p>6、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可分为权力机关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审判机关监督、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等。()</p><p>答 案:错</p><p>解 析:按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的隶属关系不同,公安执法监督可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p><p>7、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罪犯犯罪行为地的公安机关执行。()</p><p>答 案:错</p><p>解 析: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以及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执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由“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执行,主要考虑到监管的便利性和可行性。</p><p>8、治安行政强制,是指公安机关在依法进行治安行政管理和实施治安行政处罚时。为达到使行为人履行法定义务或接受处罚的目的,对不履行法定义务或不服从治安行政处罚的人所采取的人身和物品的强制手段。( )
</p><p>答 案:对</p><p>解 析:本题考查治安行政强制的概念,本题说法正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中的谨慎是指()。</p><ul><li>A:不枉不纵</li><li>B:严厉打击,绝不手软</li><li>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li><li>D:执法必严,使应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li></ul><p>答 案:C</p><p>解 析: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中的谨慎,就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防止偏差,实行严格审批制度、监督制度,坚持有错必究。</p><p>2、下列行政处罚中,适用简易程序的是:</p><ul><li>A:拘留</li><li>B:没收非法财物</li><li>C:暂扣许可证</li><li>D:对某法人罚款960元</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年)第五十一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条是对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规定,由此可见,对法人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适用简易程序。故本题选D。</p><p>3、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p><ul><li>A: 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li><li>B: 告知当事人可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li><li>C: 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li><li>D: 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li></ul><p>答 案:B</p><p>4、行政管理体制的核心系统是()。</p><ul><li>A:结构体系</li><li>B:运行机制</li><li>C:权责体系</li><li>D:规章制度</li></ul><p>答 案:C</p><p>5、据《国家赔偿法》,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公民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赔偿金最高额为()。</p><ul><li>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li><li>B: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li><li>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li><li>D: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4条规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p><p>6、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在()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p><ul><li>A:制度</li><li>B:政策</li><li>C:法律</li><li>D:组织</li></ul><p>答 案:C</p><p>解 析:鉴于历史上在贯彻群众路线问题上出现过的偏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在法律上把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确定下来,分清了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与搞群众运动的界限,既打破了公安工作中的“神秘主义”“孤立主义”,也防止了搞“群众运动”“群众专政”的极“左”错误,使公安群众工作奠定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p><p>7、如果赵某在继续盘问期间不讲自己的真实姓名,派出所在规定时间内仍不能证实或者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的,最长可以延长至()小时。</p><ul><li>A:48</li><li>B:24</li><li>C:12</li><li>D:8</li></ul><p>答 案:A</p><p>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据此,最长可以延长至48小时。</p><p>8、人民警察询问不满()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p><ul><li>A:十四</li><li>B:十五</li><li>C:十八</li><li>D:十六</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第八十四条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故本题选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警察两种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p><ul><li>A: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li><li>B: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li><li>C: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前提</li><li>D:警察的这两种职能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政治镇压职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li></ul><p>答 案:ABD</p><p>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实施,公开举行。</p><ul><li>A:行政机关</li><li>B:专业公司</li><li>C:培训机构</li><li>D:行业组织</li><li>E:自律协会</li></ul><p>答 案:A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19年)第五十四条规定,“……公民特定资格的考试依法由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实施,公开举行。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应当事先公布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报考办法、考试科目以及考试大纲。但是,不得组织强制性的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不得指定教材或者其他助考材料"。故本题选AD。</p><p>3、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的当场处置措施包括()。</p><ul><li>A: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li><li>B: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li><li>C:对违法违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li><li>D:对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器,警械</li></ul><p>答 案:ABC</p><p>解 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1条的规定,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当场处置:①对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当场予以纠正;②对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扣留其武器、警城,警用车辆,警用标志;③对违法违纪情况严重、影响恶劣的,以及拒绝、阻碍督察人员执行现场督察工作任务的,必要时可以带离现场。</p><p>4、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本级公安机关对()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p><ul><li>A:下级公安机关</li><li>B: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li><li>C:公安机关派出机构</li><li>D:人民警察</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本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p><p>5、 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p><ul><li>A:经济管理职能</li><li>B:社会服务职能</li><li>C:专政职能</li><li>D:民主职能</li></ul><p>答 案:CD</p><p>解 析: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p><p>6、对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尚未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可以使用0</p><ul><li>A:制服性警械</li><li>B:驱逐性警械</li><li>C:武器</li><li>D:警械或者武器</li></ul><p>答 案:AB</p><p>7、根据《国家赔偿法》第5条的规定,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p><ul><li>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li><li>B:因公民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li><li>C: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li><li>D:因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li></ul><p>答 案:AB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5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p><p>8、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p><ul><li>A:工作满5年</li><li>B:具有法律专业知识</li><li>C: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li><li>D: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li></ul><p>答 案: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国家公务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p><p>答 案:30日内。</p><p>2、对处于群众聚集场所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的前提是什么?</p><p>答 案: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p><p>3、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p><p>答 案: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p><p>4、人民警察遇有什么情形的,一般不得使用武器?</p><p>答 案: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p><p>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行使什么职权?</p><p>答 案:当场盘问检查。</p><p>6、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首先怎样处臵然后按照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p><p>答 案:首先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