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每日一练试题01月16日

聚题库
01/1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洗钱的处置阶段是指通过复杂的多种、多层的金融交易,将犯罪收益与来源分开,并进行最大程度的分散,以掩饰线索和隐藏身份。()</p><p>答 案:错</p><p>解 析:洗钱的过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即处置阶段、培植阶段、融合阶段。处置阶段是指将犯罪收益投入到清洗系统的过程,是最容易被侦查到的阶段。培植阶段,即通过复杂的多种、多层的金融交易,将非法收益与其来源分开,并进行最大限度的分散,以掩饰线索和隐藏身份。融合阶段,被形象地描述为“甩干”,即使非法变为合法,为犯罪得来的财务提供表面的合法掩盖,在犯罪收益披上了合法外衣后,犯罪收益人就能够自由地享用这些肮脏的收益,将清洗后的钱集中起来。</p><p>2、在银行组织构架中,前台业务部门是银行“利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门,应该承担业务指标和利润指标的考核。  </p><p>答 案:错</p><p>解 析:在银行组织架构的内部管理上,也将银行机构分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两类,其中成本中心涵盖管理部门、运作中心、培训机构等,利润中心包括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子公司等。</p><p>3、股票出质后,不得转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 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p><p>答 案:对</p><p>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票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股票出质后,不得转 让,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p><p>4、订立信托,可以采取书面、口头或《信托法》认可的其他形式。  </p><p>答 案:错</p><p>解 析: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形式。</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工作中,银行业从业人员面对不能制止同事非故意违规行为的情况要及时报告()</p><ul><li>A:朋友</li><li>B:其他同事</li><li>C:公检法部门</li><li>D:新闻媒体</li></ul><p>答 案:C</p><p>解 析:互相监督原则要求对于同事非故意的违反规章行为要及时地进行善意的提示.对违规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能制止的,要及时向所在机构、银行业协会、监管者及公检法等部门报告。</p><p>2、保证担保的范围不包括()</p><ul><li>A:主债权及利息</li><li>B:违约金</li><li>C:拖延费</li><li>D:损害赔偿金</li></ul><p>答 案:C</p><p>解 析: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p><p>3、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办理转账结算的只有()</p><ul><li>A:投资银行</li><li>B:商业银行</li><li>C:政策性银行</li><li>D:中央银行</li></ul><p>答 案:B</p><p>解 析:我国商业银行是以办理存贷款和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p><p>4、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相互之间进行短期的资金借贷称为(  )。</p><ul><li>A:同业存放</li><li>B:同业存贷</li><li>C:同业拆借</li><li>D:同业回购</li></ul><p>答 案:C</p><p>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同业拆借的概念。既然是同业问资金的借贷,当然只有C与之对应。而同业存放,同业存贷书上没有相关介绍,主要考点涉及同业拆借和同业回购。 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我国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管理、组织、监督和稽核。可分为(1)头寸拆借,一般为目拆(2)同业借贷,它的期限比较长,从数天到一年不等。</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我国银行业监管规则体系主要包括()</p><ul><li>A:法律</li><li>B:行政法规</li><li>C:部门规章</li><li>D:规范性文件</li><li>E:行为准则</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银行业监管规则体系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法律、行政法规是基础和主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了实际监管工作中的依据和准绳。</p><p>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原则包括()。  </p><ul><li>A:相匹配原则</li><li>B:审慎性原则</li><li>C:前瞻性原则</li><li>D:制衡性原则</li><li>E:全覆盖原则</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全覆盖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各项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②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③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坚持风险为本、审慎经营的理念,设立机构或开办业务均应坚持内控优先。④相匹配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管理模式、业务规模、产品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等相适应,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进行调整。</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