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每日一练试题01月1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不是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的是()。</p><ul><li>A:记账标记</li><li>B:填制单位签章</li><li>C:填制日期</li><li>D:凭证编号</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记账凭证。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或要素:(1) 记账凭证名称。(2) 记账凭证日期(填制日期)。(3) 记账凭证编号。(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7)记账标记。(8)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9)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ACD选项属于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B选项不属于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p><p>2、下列会计账户类别中,应在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账户。</p><ul><li>A:资产类</li><li>B:负债类</li><li>C:收入类</li><li>D:所有者权益类</li></ul><p>答 案:A</p><p>解 析: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资产类账户的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期初、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收入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p><p>3、一组数据分为“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500应该算做()这一组中。
</p><ul><li>A:“500~600”</li><li>B:“400~500”</li><li>C:“200~300”</li><li>D:“300~400”</li></ul><p>答 案:A</p><p>解 析: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则500应该算做“500~600”这一组中。</p><p>4、某汽车厂年销售汽车10万辆,其年末库存量为1万辆,则这些指标()。</p><ul><li>A:均是时点指标</li><li>B:均是时期指标</li><li>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li><li>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li></ul><p>答 案:C</p><p>解 析:“年销售量”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可以累计相加,属于时期指标;“年末库存量”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不可以累计相加,属于时点指标。</p><p>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中,体现持续健康发展内在要求的是()</p><ul><li>A:协调</li><li>B:开放</li><li>C:绿色</li><li>D:共享</li></ul><p>答 案:A</p><p>解 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情形中,属于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的有( )。
</p><ul><li>A:价格波动</li><li>B:收入分配不公</li><li>C:自然垄断</li><li>D:外部效应</li><li>E:信息不对称</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p><p>2、建立宏观经济调控综合协调体制的基本要求有( )
</p><ul><li>A:保障重点</li><li>B:直接干预</li><li>C:目标统一</li><li>D:功能互补</li><li>E:适时适度</li></ul><p>答 案:CDE</p><p>解 析:宏观经济调控的综合协调的要求包括:①目标统一;②政策协调;③功能互补;④适时适度
</p><p>3、立法程序包括准备、确立和完备,其中准备阶段包括()工作。
</p><ul><li>A:拟定法律草案</li><li>B:法律解释</li><li>C:制定立法规划</li><li>D:法律案的审议</li><li>E:立法预测</li></ul><p>答 案:ACE</p><p>解 析:立法的准备阶段包括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的制定、法律草案的拟定和论证以及其他一切立法的准备工作。
</p><p>4、在组距分组中,确定分组组数须考虑()</p><ul><li>A:组数尽可能少</li><li>B:组数尽可能多</li><li>C: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li><li>D:尽量保证组内资料的同质性</li><li>E:组数应能被5除尽</li></ul><p>答 案:CD</p><p>解 析:确定分组组数的要求包括:①划分的组数,既不应太多也不应太少;②组数的确定,要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内资料的同质性;③采用的分组办法,要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态。</p><p>5、货币制度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货币制度有()
</p><ul><li>A:金银复本位制</li><li>B:金币本位制</li><li>C:银本位制</li><li>D:数字货币本位制</li><li>E:金块本位制</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从历史发展来看,世界各国先后采用过以下几种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