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银行管理
>精选习题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银行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1月13日
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银行管理》每日一练试题01月13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从2017年8月1日起,商业银行暂停收取支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挂失费、工本费等六项收费。()
</p><p>答 案:错</p><p>解 析:2017年8月1日起,商业银行暂停收取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挂失费、工本费等六项收费。</p><p>2、商业银行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持股比例10%以上股东及其持股变化情况。()
</p><p>答 案:错</p><p>解 析:根据《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半年报或年报在官方网站等渠道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商业银行股权信息,披露内容包括: (一)报告期末股票、股东总数及报告期间股票变动情况;
(二)报告期末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三)报告期末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情况;
(四)报告期内与主要股东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最终受益人关联交易情况;
(五)主要股东出质银行股权情况;
(六)股东提名董事、监事情况;
(七)银监会规定的其他信息。
</p><p>3、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的债券投资可以不纳入统一的授信管理。()
</p><p>答 案:错</p><p>解 析: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的债券投资应纳入统一的授信管理。由总行授信管理部门根据交易对手、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状况制定统一的授信额度,购买同一债券的总量不得超过对债券发行人核定的投资额度,对同一交易对手的交易总量不得超过对交易对手核定的授信额度范围。</p><p>4、零售风险暴露内部评级法不区分初级法与高级法,银行均需要自行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期限(M)等参数。()
</p><p>答 案:对</p><p>解 析:内部评级法分为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二者的区别在于,初级内部评级法下,银行自行估计违约概率,但要根据监管部门提供的规则计算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高级内部评级法下,银行可自行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对于零售信用风险暴露,不区分初级法和高级法,即银行都要自行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和期限。</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首先需进行()。
</p><ul><li>A:征信情况查询</li><li>B:客户身份识别</li><li>C:与司法机关全面合作</li><li>D:可疑交易的分析</li></ul><p>答 案:B</p><p>解 析:银行等机构在以开立账户等方式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为不在本机构开立账户的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单笔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的,应当识别客户身份。</p><p>2、对于银行保函业务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ul><li>A:未经有效授权,不得擅自对外出具保函</li><li>B:未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在开立信用证及保函时,不得向客户收取人民币保证金</li><li>C:银行应建立包括银行保函业务等表内业务在内的统一的审慎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li><li>D:保函应纳入全行统一授信管理</li></ul><p>答 案:C</p><p>解 析:银行应建立包括银行保函业务等表外业务在内的统一的审慎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未经有效授权,不得擅自对外出具保函。</p><p>3、下列选项中,用于衡量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获取净利息收入的能力的指标是()。
</p><ul><li>A:权益乘数</li><li>B:净息差</li><li>C:风险资产利润率</li><li>D:资产利润率</li></ul><p>答 案:B</p><p>解 析:净息差是指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平均生息资产的比率,用以衡量商业银行生息资产获取净利息收入的能力。</p><p>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银行贷款承诺业务的是()。
</p><ul><li>A:备用信用证</li><li>B:项目贷款承诺</li><li>C:开立信贷证明</li><li>D:票据发行便利</li></ul><p>答 案:A</p><p>解 析:按照目前国内银行的普遍做法,贷款承诺可以分为项目贷款承诺、开立信贷证明、客户授信额度和票据发行便利四大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我国银行业市场准入法规体系包括()。
</p><ul><li>A:《行政许可法》</li><li>B:《银行业监督管理法》</li><li>C:《商业银行法》</li><li>D:《外资银行管理条例》</li><li>E:《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经过持续的立法建设,我国建立了以《行政许可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为核心,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规体系。</p><p>2、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非现场监管应重点监测()。
</p><ul><li>A:金融体系运行情况,关注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递</li><li>B:法律政策调整情况,包括境内法律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影响</li><li>C:国际主要经济体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评估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和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li><li>D:银行业风险情况,特别是系统重要性机构风险情况</li><li>E:区域性风险情况,关注特定地域内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li></ul><p>答 案:ABCDE</p><p>解 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非现场监管应重点监测:①国际主要经济体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评估特定行业、特定领域和经济周期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②金融体系运行情况,关注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递;③银行业风险情况,特别是系统重要性机构风险情况;④法律政策调整情况,包括境内外法律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影响;⑤区域性风险情况,关注特定地域内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地方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