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级经济师《初级人力资源管理》每日一练试题12月28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小李从A公司的财务出纳岗工作了5年后离职,并到B公司任职,在B公司工作三年后又复应聘在A公司,任物流经理一职,那么A公司和小李再次签订劳动合同中( )。
</p><ul><li>A:可以约定试用期,前提是征求小李的同意</li><li>B:可以约定试用期,因为小李的岗位发生变化</li><li>C:可以约定试用期,因为小李中间去了B公司</li><li>D:不可以约定试用期</li></ul><p>答 案:D</p><p>解 析: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p><p>2、关于员工请假管理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p><ul><li>A:事假中的员工没有在法定工作时间履行工作义务,同时又没有国家允许享有薪金待遇的规定,因此企业不付薪酬</li><li>B: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li><li>C:企业不能擅自增减病假期的期限,但可将病假视为事假处理</li><li>D:带薪年休假应当在应休年假年度外给予</li></ul><p>答 案:B</p><p>解 析:按照国家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p><p>3、现代的工作设计方法包括( )。
</p><ul><li>A:社会技术系统法</li><li>B: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li><li>C:生物型工作设计法</li><li>D:机械型工作设计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现代的工作设计方法包括:1.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2. 社会技术系统法。
</p><p>4、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但是许多用人单位以自身发展需要为由,在招用员工时提出了苛刻的年龄条件,使有能力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无法获得工作,属于()。
</p><ul><li>A:性别歧视</li><li>B:年龄歧视</li><li>C:经验歧视</li><li>D:学历歧视</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年龄歧视的概念。尽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就业年龄和退休年龄,但是许多用人单位以自身发展需要为由,在招用员工时提出了苛刻的年龄条件,使有能力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无法获得工作。
</p><p>5、下列决策技术中,不是所有决策成员同时参加的是( )。</p><ul><li>A:头脑风暴法</li><li>B:德尔菲技术</li><li>C:具名团体技术</li><li>D:阶梯技术</li></ul><p>答 案:D</p><p>解 析:阶梯技术由罗森伯格提出,它不是所有决策成员同时参加的。在使用阶梯技术时,团体成员是一个一个加入的。</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在某公司工作的小王,起初工作积极努力,后来越来越消极怠工,对同事态度冷漠,甚至对新员工出言讽刺。关于小王表现和相应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有()。</p><ul><li>A:小王的症状可能是职业倦怠</li><li>B:小王的行为变化可能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li><li>C:公司应马上解除与小王的劳动关系</li><li>D:公司可以适当丰富工作内容,以缓解或消除员工的疲劳感或乏味感</li><li>E:公司可以根据员工需要的变化,不断更新激励机制</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职业倦怠是一种心理上的综合病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即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感衰竭是指一种过度的付出感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对人格解体的进一步描述是对他人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及冷淡的态度和情绪;而自我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能力感降低,以及倾向于对自己作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在工作方面。小王的表现“越来越消极怠工,对同事态度冷漠,甚至对新员工出言讽刺”符合职业倦怠的表现症状,因此小王的症状可能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职业倦怠的干预内容包括适当丰富工作内容、采取轮岗的方式,缓冲乃至消除疲劳感和乏味感;依据员工需要的变化不断更新激励机制等。
</p><p>2、决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
</p><ul><li>A:工作投入度</li><li>B:公平的待遇</li><li>C:良好的工作环境</li><li>D:合作伙伴和上级</li><li>E:社会影响</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本题考查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决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有很多,以下几个是较为重要的:(1)工作的挑战性。(2)公平的待遇。(3)良好的工作环境。(4)合作伙伴和上级。(5)社会影响。(6)员工的人格特征。(7)员工人格与工作的匹配。</p><p>3、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有( )。</p><ul><li>A:积极的就业政策</li><li>B:劳动者自主择业</li><li>C:市场调节就业</li><li>D:政府促进就业</li><li>E:人力资源市场介绍就业</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本题考查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促进就业的法律规定有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ABCD说法均符合教材内容,E说法此处未提及,为干扰项。</p><p>4、为了增加他人顺从的可能性,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p><ul><li>A:先向他人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在对方接受后,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则新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加</li><li>B: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则小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增加</li><li>C:向他人提出一个大的要求,在他人回应之前赶紧给对方其他好处,对方接受的可能性增加</li><li>D:在他人接受要求之前,增加新的要求,则对方更有可能接受新的要求</li><li>E:在他人接受了最初的要求后,增加一个新的要求,则对方很有可能接受新的要求</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心理学家发现了许多增加他人顺从可能性的技巧,常见的技巧包括:①“脚在门槛内技巧”,即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在对方接受后,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那么新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会增加。②“门前技巧”,即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这时小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增加。③“折扣技巧”,即首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些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则对方更有可能接受。④“滚雪球”,即在最初的要求被他人接受之后,告诉他人由于自己的要求被低估,又重新修改之前的提案,增加新的要求或价码,这时对方更有可能接受新的要求。</p><p>5、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p><ul><li>A:劳务关系的主体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li><li>B:劳务关系由劳动法调整</li><li>C:劳务关系中的劳动主体自行承担劳动风险</li><li>D:劳务关系中的劳动主体只获得劳务报酬,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li><li>E:劳务关系双方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还可以是自然人。作为劳务关系当事人一方的劳务提供者自行安排劳动,自己承担劳动风险责任。劳务关系中的劳动主体,一般只获得劳务报酬。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劳务关系双方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反映的是一次性使用劳动力的经济关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