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公安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24日

聚题库
12/24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p><p>答 案:错</p><p>解 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考虑到现场管制权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规定是“和”即两者并存的关系,并不是“或”即可选择的关系。</p><p>2、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12小时内进行讯问。()</p><p>答 案:错</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p><p>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16周岁。()</p><p>答 案:错</p><p>解 析:完全无责任年龄为不满14周岁,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相对责任年龄为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完全责任年龄为16周岁以上。故本题说法错误。</p><p>4、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p><p>答 案:错</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除无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p><p>5、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 (  )</p><p>答 案:对</p><p>解 析:中国的近代警察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后的产物。鸦片战争以后,欧洲和日本的资产阶级“警察行政”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末,许多地方开始试办警政机构。故本题说法正确。</p><p>6、维护国家安全,就是保卫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受侵犯,保卫我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p><p>答 案:对</p><p>7、对需要继续侦查而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p><p>答 案:对</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p><p>8、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p><p>答 案:错</p><p>解 析: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 )是对人民警察行动上的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是警察职业的一个特点。</p><ul><li>A:工作纪律</li><li>B:组织纪律</li><li>C:政治纪律</li><li>D:保密纪律</li></ul><p>答 案:B</p><p>解 析:组织纪律是对人民警察行动上的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是警察职业的一个特点。故选B。</p><p>2、取保候审属于刑事执法工作中的()。</p><ul><li>A:执行刑罚工作</li><li>B:刑事侦查工作</li><li>C:羁押工作</li><li>D:刑事强制工作</li></ul><p>答 案:D</p><p>解 析:刑事强制工作指依据《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的工作。</p><p>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市场经济将无法运行。</p><ul><li>A:商品市场</li><li>B:劳动力市场</li><li>C:金融</li><li>D:要素</li></ul><p>答 案:A</p><p>4、“中国经济要升级,出口产品也要升级,我们不能总是卖玩具、衣帽、鞋袜,当然这也需要,但中国装备'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场接受竞争的检验,提质升级。”实现中国装备提质升级的关键是:</p><ul><li>A:创新利用外资形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li><li>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li><li>C: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领域</li><li>D: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忧患意识</li></ul><p>答 案:B</p><p>5、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p><ul><li>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li><li>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li><li>C:不构成犯罪</li><li>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li></ul><p>答 案:C</p><p>6、某区发生一起持枪杀人案,犯罪嫌疑人骑一辆红色摩托车逃窜,该区民警立即在该人逃窜方向的必经之路设卡堵截,半小时后一辆红色摩托车突然加速冲卡,但由于戴头盔无法辨别是否是犯罪嫌疑人,这时民警()  </p><ul><li>A:可以直接开枪击打要害部位</li><li>B:可以直接开枪击打非要害部位</li><li>C:可以开枪打车轮胎</li><li>D:不可以开枪</li></ul><p>答 案:D</p><p>7、治安监督检查权是()依法对应负治安责任的社会团体、组织及个人实施治安行政管理的权力之一。</p><ul><li>A:公安机关</li><li>B:保卫组织</li><li>C:护厂队</li><li>D:保安服务公司</li></ul><p>答 案:A</p><p>8、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造成公民死亡的,对其生前扶养的未成年人以外的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止。</p><ul><li>A:60周岁时</li><li>B:70周岁时</li><li>C:80周岁时</li><li>D:死亡时</li></ul><p>答 案:D</p><p>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途径实现。</p><ul><li>A:撤销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有关公安工作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li><li>B:受理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提出的申诉和意见</li><li>C:对公安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提出议案</li><li>D: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安工作经费的预算、决算进行审查</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国家权力机关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监督,主要通过六个途径实现。</p><p>2、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本级公安机关对()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p><ul><li>A:下级公安机关</li><li>B: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li><li>C:公安机关派出机构</li><li>D:人民警察</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工作规范》明确规定法制部门的监督是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代表本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p><p>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有()。</p><ul><li>A:感性认识是更改认识的来源和基础</li><li>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li><li>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li><li>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li></ul><p>答 案:CD</p><p>4、公安机关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就要做到( )。</p><ul><li>A:探讨新问题,总结新经验</li><li>B: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敌情、社情</li><li>C:协助党委和政府推动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li><li>D: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汇报综合治理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本题考查公安机关“首先要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助手”的具体要求。答案为ABCD。</p><p>5、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p><ul><li>A: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li><li>B: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li><li>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li><li>D: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li></ul><p>答 案:ACD</p><p>解 析:“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是公安机关基本任务之一的“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内容。</p><p>6、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这是因为()。</p><ul><li>A:党能全面动员和领导各条战线的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li><li>B:党的决策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的检验,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li><li>C: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并贯彻实施这些政策来实行对公安工作的领导</li><li>D: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能够总览全局,高瞻远瞩地对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li></ul><p>答 案:BCD</p><p>解 析:从历史到现在,党直接为公安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原则,并领导了公安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党的决策经受了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的检验,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并贯彻实施这些政策来实现对公安工作的领导;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能够总览全局,高瞻远瞩地对重大问题做出正确决策。</p><p>7、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监督的有()。</p><ul><li>A: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销公安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li><li>B: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li><li>C:社会组织、公民的监督</li><li>D: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li></ul><p>答 案:BC</p><p>解 析:间接监督实施的方式是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检举、控告等,不具有直接处理权力,不能直接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如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新闻媒体、公民个人等监督。AD选项属于国家有权机关的直接监督,具有法律效力。</p><p>8、警察两种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p><ul><li>A: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li><li>B:警察的两种基本职能相互依存,相辅相成</li><li>C:警察的政治镇压职能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基础,社会管理职能是政治镇压职能的前提</li><li>D:警察的这两种职能并非处于同等地位,政治镇压职能通常置于首要地位</li></ul><p>答 案:AB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规定的处分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什么?</p><p>答 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p><p>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什么?</p><p>答 案:一、警衔津贴。二、其他津贴。三、补贴。四、保险福利待遇。</p><p>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哪些?</p><p>答 案:一、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二、按规定着装。三、警容严整,举止端庄。</p><p>4、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p><p>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p><p>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武器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p><p>答 案: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p><p>6、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是什么?</p><p>答 案:人民警察的活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4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纪律严明,服从命令,严格执法。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是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警务活动的基本原则。</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