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20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交通工具。</p><p>答 案:错</p><p>2、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就是保障和服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根本目标。 </p><p>答 案:对</p><p>3、某县公安机关在对一起抢夺案件侦查时,犯罪嫌疑人王某提出,侦查人员江某是被害人的邻居,要求其回避。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江某不能停止侦查工作。</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规定,在作出回避决定前,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停止对案件的侦查。作出回避决定后,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不得再参与本案的侦查工作。</p><p>4、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p><p>答 案:对</p><p>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00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依法作出强制执行决定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事先催告被处理人履行行政处理决定。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直接送达被处理人。被处理人拒绝接受或者无法直接送达被处理人的,依照本规定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送达。”据此,本题说法正确。</p><p>5、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由假证言、流报案情,影响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办案,成当依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p><p>答 案:对</p><p>6、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p><p>答 案:对</p><p>7、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其投放的危险物质一定是虚假的,且产生的后果是扰乱公共秩序,引起定范围内民众的恐慌,但还没有严重扰乱公共秩序,否则,就构成了犯罪。</p><p>答 案:对</p><p>8、治安案件的管辖由《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规定。</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有行政机关应予处罚而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 )。</p><ul><li>A:向该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li><li>B:可以命令其上一级行政机关给予处罚</li><li>C:可以直接给予处罚</li><li>D: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赔偿金,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li></ul><p>答 案:D</p><p>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曰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该条第4项可知,一审法院是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A项错误;由第2项可知,是在期满后给予该行政机关一定的处罚,B项和C项错误;由第1项可知,D项正确。</p><p>2、 驾驶员在正常行车途中,发现两个小孩从侧面横穿马路,驾驶员刹不住车,急转方向盘,汽车朝路旁的空房撞去,致车和空房损坏严重。驾驶员的行为是( )。</p><ul><li>A:紧急避险</li><li>B:交通肇事</li><li>C:故意毁坏财物</li><li>D:意外事件</li></ul><p>答 案:A</p><p>解 析:《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本题中,驾驶员为了避让小孩,选择社会危害性更小、产生的影响更小的空房撞去,符合紧急避险的特征。</p><p>3、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并被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p><ul><li>A:犯罪预备</li><li>B:犯罪未遂</li><li>C:犯罪中止</li><li>D:不构成犯罪</li></ul><p>答 案:A</p><p>解 析:甲尚未着手实施犯罪,所以应属于犯罪预备。所以该题选A。</p><p>4、2013年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的正式实施,填补了国内公民救助行为立法的空白。法律之所以能释放道德正能量,是因为()。</p><ul><li>A:法律是道德的基础</li><li>B:法律是道德的前提</li><li>C:法律是道德的支撑</li><li>D:法律是道德的归宿</li></ul><p>答 案:C</p><p>解 析:道德调节是非强制性的,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教育宣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法律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规范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虽然道德和法律调节作用的方式是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需要法律的支撑;而法律作用更好地实现,又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要靠道德调节,也要靠法律调节。</p><p>5、经过听证程序的,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依据是( )</p><ul><li>A:专家听证结果</li><li>B:上级机关批复</li><li>C:听证笔录</li><li>D:主管领导意见</li></ul><p>答 案:C</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1)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2)听证应当公开举行。(3)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4)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5)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p><p>6、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p><ul><li>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li><li>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li><li>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li><li>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li></ul><p>答 案:B</p><p>7、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拘留时,遇有犯罪嫌疑人可能行凶的,可以使用()。</p><ul><li>A:驱逐性警械</li><li>C:脚镣</li><li>B:武器</li><li>D:制服性警械</li></ul><p>答 案:C</p><p>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8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下列任务,遇有违法犯罪分子可能脱逃、行凶、自杀、自伤或者有其他危险行为的,可以使用手铐、脚镣、警绳等约束性警械……(二)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故选C项。</p><p>8、两民警在追击某罪犯嫌疑人的过程中,租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不幸被犯罪嫌疑人炸毁,司机被炸伤,犯罪嫌疑人被当场击毙。该司机正确的救济途径是下列哪一项?()</p><ul><li>A:请求两民警给予民事赔偿</li><li>B:请求两民警所在的公安局给予国家赔偿</li><li>C:请求两民警所在的公安局给予国家补偿</li><li>D:请求犯罪嫌疑人的家给予于民事赔偿</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情形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p><ul><li>A:公共场所私设电网致多人死亡</li><li>B:在人群密集处故意驾车撞人致多人死亡</li><li>C:制造输入坏血、病毒血致多名患者感染上悪性传染病</li><li>D:在公共场所向人群开枪</li></ul><p>答 案:ABCD</p><p>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下列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的是()。</p><ul><li>A: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li><li>B: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li><li>C: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被第三人主张所有权</li><li>D:公安机关已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li></ul><p>答 案:ABD</p><p>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28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二)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三)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处理决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五)其他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故A项、B项、D项正确。第3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据此,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被第三人主张所有权时,应中止执行而不是解除强制措施。</p><p>3、《江苏省预防职务犯罪条例》是为了预防职务犯罪,推进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结合本省实际制定的。</p><ul><li>A:行政法规</li><li>B:民法</li><li>C:法律</li><li>D:宪法</li></ul><p>答 案:AB</p><p>4、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县、市公安局或者城市公安分局在接到被盘问人死亡的报告后,应当()。</p><ul><li>A:立即通报同级检察机关</li><li>B:在24小时内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员进行死因鉴定</li><li>C:在作出鉴定结论后3日内将鉴定结论送达被盘问人家属或者单位</li><li>D:对被盘问人身份不明或者没有家属和单位而无法送达鉴定结论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上注明<br /></li></ul><p>答 案:ABCD</p><p>5、 甲因胁迫乙(男,14岁)乞讨,被公安机关发现,现案件正在办理过程中,乙父亲丙为乙的法定代理人。甲欲申请办理案件的人民警察丁回避,下列哪些情形中,其回避申请应当被同意?( )</p><ul><li>A:丁曾于半年前因酒后值班被单位作出纪律处分</li><li>B:丙与丁有救命之恩,丁表示一定要找机会感谢丙一家</li><li>C:丁系乙母亲的弟弟</li><li>D:丁业务能力差,去年在全单位排名倒数第二</li></ul><p>答 案:BC</p><p>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B项丁与乙可能有其他关系影响公正处理案件,C项丁与乙为近亲属,均属于法定回避事由。B项、C项正确,当选。第3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丁酒后值班被处分以及业务能力差均不构成法定的回避事由。</p><p>6、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领导人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p><ul><li>A:国务委员</li><li>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li><li>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li><li>D:高级人民法院院长</li></ul><p>答 案:AC</p><p>解 析:任职不得连续超过两届的有: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常委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国务委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p><p>7、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通常采用的法规管理手段包括()。</p><ul><li>A:行政处罚</li><li>B:行政强制措施</li><li>C:刑事强制措施</li><li>D:法制强制措施</li></ul><p>答 案:ABC</p><p>8、毒品主要包括:()、可卡因等。</p><ul><li>A:鸦片</li><li>B:吗啡</li><li>C:海洛因</li><li>D:大麻</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p><p>答 案:行政处分</p><p>2、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p><p>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p><p>3、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p><p>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br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br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p><p>4、一个生活小区供电供水断断续续,小区业主向物管反映。假如你是该小区物管,你怎么处理?</p><p>答 案:(1)我会首先向业主们道歉,承认这是自己工作上的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小区供电供水断断续续的情况。安抚本区的居民的情绪,感谢他们及时反映,并向他们保证会很快解决这一问题。<br />(2)立即组织人员调查停水停电的原因,如果是线路问题,则立即联系有关电力、供水部门,反映情况,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如果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物业欠费,则应向居民讲明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并尽快实施。<br />(3)总结经验教训,并向领导汇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经常去居民区走动,与居民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设立物业管理咨询电话。对居民反映的各项问题尽快地加以解决,做好服务工作。</p><p>5、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p><p>答 案:48</p><p>6、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p><p>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br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