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辅警协警《法律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2月16日

聚题库
12/16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共同述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p><p>答 案:对</p><p>2、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含义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p><p>答 案:对</p><p>3、军人退出现役后,在离队途中作案的治安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査处。</p><p>答 案:错</p><p>4、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p><p>答 案:对</p><p>5、甲是某小学的班主任,利用单独给学生辅导功课的便利,多次猥亵女学生,被法院判处刑罚,同时被禁止在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从事教师职业。</p><p>答 案:对</p><p>解 析:《刑法》第37条之一【职业禁止】规定,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3—5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31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p><p>6、公安机关作出交通管制规定,应当向公众公布。</p><p>答 案:对</p><p>7、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律不予处罚。</p><p>答 案:错</p><p>8、公安派出所不可以行使治安管理处罚权。</p><p>答 案:错</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 )结婚。</p><ul><li>A:直系血亲和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li><li>B: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li><li>C: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li><li>D: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②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p><p>2、旅馆业的工作人员明知住宿的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p><ul><li>A:五</li><li>B:十</li><li>C:十五</li><li>D:二十</li></ul><p>答 案:A</p><p>3、 行政强制执行对象为动产的,向( )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p><ul><li>A:行政机关</li><li>B:被执行人</li><li>C:执行对象</li><li>D:上一级行政机关</li></ul><p>答 案:A</p><p>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54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A项正确。考生注意看清题干中的表述是“动产”,切勿粗心大意。</p><p>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p><ul><li>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li><li>B:必须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li><li>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li><li>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li></ul><p>答 案:A</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选A</p><p>5、 某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检查中发现王某的花店超出了营业执照所许可的范围经营,欲给予处罚,但王某当时有事外出不在,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当场宣告处罚决定后,应( )。</p><ul><li>A:在5日内依照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li><li>B:在7日内依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li><li>C:在3日内依照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li><li>D:在5日内依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li></ul><p>答 案:B</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40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p><p>6、下列哪些人可以执行行政拘留处罚?()</p><ul><li>A:残疾人</li><li>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li><li>C:七十周岁以上的</li><li>D: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li></ul><p>答 案:A</p><p>7、犯罪分子刘某强奸了邻居一名9岁女孩,为掩盖罪行,又杀人灭口,尸体被发现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刘某找到“铁哥们”李某,将犯罪的全过程告诉李某,并希望李某承担罪责,到公安机关自首,并拿出3万元给李某,李某出于哥们义气,又贪图3万元钱,于是答应了刘某的要求,随后到公安机关自首。由于其交代的犯罪情节同侦查结果基本吻合,公安机关误认为李某是作案者。当人民法院以强奸、杀人罪判处李某死刑时,李某才如实交代了事情的真相。经公安机关查明后,李某被释放。至此,李某已被错误扣押98天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p><ul><li>A:公安机关是赔偿义务机关</li><li>B:检察院是赔偿义务机关</li><li>C:李某可以请求精神抚慰金</li><li>D:不予赔偿</li></ul><p>答 案:D</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本题中李某出于哥们儿义气,又贪图钱财,替刘某承担罪责,受到扣押不在国家赔偿的范围内。所以该题选D。(备注:根据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第三次修正。本法条中引用的法条序号应为第十六条、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第二百八十四条第二款、第二百九十条。)</p><p>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p><ul><li>A: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li><li>B: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br /></li><li>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li><li>D: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br /></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 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定,正确的有( )。</p><ul><li>A:确有应受处罚的违法行为的,视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li><li>B: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li><li>C: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li><li>D: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li><li>E:需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不能交给在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由此可知,E项中需要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2017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法进行修正时,明确要求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所以,E项可以交给“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但该人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p><p>2、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p><ul><li>A:工人</li><li>B:农民</li><li>C:军人</li><li>D:知识分子</li></ul><p>答 案:ABCD</p><p>3、对于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通知被传唤人家属()</p><ul><li>A:原因</li><li>B:时间</li><li>C:依据</li><li>D:处所</li></ul><p>答 案:AD</p><p>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p><p>4、在我国,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有所区别,表现在()。  </p><ul><li>A:产生渠道不同</li><li>B:表现形式不同</li><li>C:作用不同</li><li>D:效力不同</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ABCD项都符合。</p><p>5、下列关于询问笔录的说法的有()。</p><ul><li>A: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li><li>B:被询问人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li><li>C: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可以签名或者鑑章</li><li>D:询问笔录记载有遗漏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li></ul><p>答 案:ABD</p><p>6、在行政诉讼中,下列情形中应中止诉讼的是()。</p><ul><li>A:—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li><li>B: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li><li>C: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li><li>D: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li><li>E: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li></ul><p>答 案:ADE</p><p>解 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87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七)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据此,A项、D项和E项符合中止诉讼的情形。第88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一)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二)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因本解释第八十七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原因中止诉讼满九十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据此,B项和C项属于终结诉讼的情形。</p><p>7、公安机关在发现赵某实施盗窃后对赵某依法予以刑事拘留,下列做法的是()。</p><ul><li>A: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li><li>B: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li><li>C: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的,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li><li>D:应当无条件地在拘留后24小时之内通知其家届或者所在单位</li></ul><p>答 案:ABC</p><p>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ul><li>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li><li>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li><li>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li><li>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li></ul><p>答 案:ABC</p><p>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因此,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可以转让是土地使用权。</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p><p>答 案:依法</p><p>2、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p><p>答 案:根本宗旨</p><p>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p>答 案:审判权</p><p>4、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p><p>答 案:以人为本</p><p>5、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p><p>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p><p>6、“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原则的具体内容。</p><p>答 案:及时高效</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