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五级
>精选习题
>2023年育婴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15日
2023年育婴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试题11月15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测量婴儿的体重采用落地式40公斤杠杆秤。</p><p>答 案:错</p><p>2、高级<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43.html" target="_blank">育婴师</a>在开展工作时,要把培训对象作为培训的主体。</p><p>答 案:对</p><p>3、生长监测相关知识与工作内容中不包括人体测量学定义、测量的方法等。</p><p>答 案:错</p><p>4、婴儿室内装饰要色彩鲜艳而丰富,有利于调动婴儿的感官。</p><p>答 案:对</p><p>5、训练婴儿爬行应按腹部贴地爬行、手膝爬行、手足爬行、发展三阶段训练。</p><p>答 案:对</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器官异物包括()、鼻腔、咽部异物。</p><ul><li>A:伤眼、外耳道异物</li><li>B:出血</li><li>C:食道、气管支气管异物</li><li>D:表皮擦伤</li></ul><p>答 案:C</p><p>2、防止婴儿行走时经常摔倒的方法有()等</p><ul><li>A:推小车走路、扶东西走路、走坡路</li><li>B:推小车走路、练习跨越障碍、训练蹲下站起来、走坡路</li><li>C:训练蹲下站起来、左右晃动头部、走坡路</li><li>D:练习跨越障碍、用脚尖走路、走坡路</li></ul><p>答 案:C</p><p>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职业道德社会功能的重要表现。</p><ul><li>A:克服利益导向</li><li>B:遏制牟利最大化</li><li>C:增强决策科学化</li><li>D:促进员工行为的规范化</li></ul><p>答 案:D</p><p>4、促进婴儿肌肉动作的流畅性、()等都是婴儿动作技能训练的效果。</p><ul><li>A:促进身体的活动平衡协调能力</li><li>B:促进婴儿的美感</li><li>C:促进婴儿的认知能力</li><li>D:提高婴儿的抽象思维</li></ul><p>答 案:A</p><p>5、观察喂水法,要掌握()</p><ul><li>A:看一看、闻一闻、动一动</li><li>B:看婴儿的面部表情</li><li>C:要特别注意婴儿有无喝水的需要</li><li>D:婴儿有无缺水的表现</li></ul><p>答 案:A</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什么?</p><p>答 案:答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1)头尾规律:头部的发育先于四肢。(2)由近及远。先抬肩,后手指活动。(3)由粗到细。先出现粗大动作,再出现精细动作。(4)由低级到高级。先感知,再分析判断。(5)由简单到复杂。先会发单字,后会词组、句子。</p><p>2、指导家长的方法中的“及时反馈”方法包括哪些方面?</p><p>答 案:(1)对婴幼儿的身体状况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家长反馈;(2)对婴幼儿的进食情况、睡眠时间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家长反馈;(3)对婴幼儿的游戏活动等表现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家长反馈;(4)对婴幼儿的情绪反映仔细删察,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家长反馈。</p><p>3、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能够预防什么疾病?</p><p>答 案:列入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提供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麻疹疫苗;疫苗预防疾病:卡介苗——结核病 乙肝疫苗——乙肝;百白破三联制剂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疫苗——麻疹 。</p><p>4、列举出对婴幼儿家长指导中要注意哪些问题?</p><p>答 案:(1)在指导过程中,要以家长为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注意互动,不能居高临下。(2)在提高指导的针对性方面,注意从家长的实际需求出发。不仅要“读懂婴幼儿这本书”,还要“读懂婴幼儿家长这本书”。(3)在向家长介绍有关理论知识时,要注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统帅婴幼儿发展规律。(4)在帮助家长选择育儿读物上,要选有针对性、适宜性、操作性以及有一定权威性的读物。(5)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的具体内容。在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介绍, 特别是要让婴幼儿父母认识:为婴幼儿创设良好心理氛围、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重视进行运动培养、防治常见病等对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长辈、保姆与父母的角色和责任等。</p><p>5、正常婴幼儿体温范围是多少?</p><p>答 案:正常婴幼儿体温为:腋下体温为36~37摄氏度。体温的高低与很多的因素有关,如哭闹、进食活动、室温过高、衣着过多等都会使体温升高,通常不超过37.5 摄氏度为正常范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