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

聚题库
11/08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膳食纤维可促进锌的吸收。()</p><p>答 案:错</p><p>解 析:膳食中存在许多不利于锌吸收的因素,如植酸木质素、膳食纤维等。</p><p>2、食品标签的编写依据可以不根据GB7718,由企业自主创新。()</p><p>答 案:错</p><p>解 析:食品标签必须根据GB7718编写。</p><p>3、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p><p>答 案:对</p><p>解 析:皮褶厚度大于40mm是男性肥胖的界限,皮褶厚度大于50mm是女性肥胖的界限。</p><p>4、一般来讲,任何企业在决策前都必须做市场调查。()</p><p>答 案:对</p><p>解 析:一般来讲,任何企业在决策前都必须做市场调查。有时候决策者往往都是凭经验,或者凭不科学的市场调查,结果往往导致决策失误。</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物是</p><ul><li>A:鸡肝</li><li>B:猪肉</li><li>C:玉米</li><li>D:山药</li></ul><p>答 案:A</p><p>2、牛奶中乳糖含量一般为()g/100g。</p><ul><li>A:5.5~6.5</li><li>B:2.5~3.5</li><li>C:4.5~5.5</li><li>D:3.5~4.5</li></ul><p>答 案:C</p><p>解 析: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和2004版,牛奶中的营养成分的大致数量级为:蛋白质和脂肪为2.5~3.5g/100g、碳水化合物(即乳糖)约为4.5~5.5g/100g,维生素B2约为0.10~0.20mg/100g,胆固醇含量根据脱脂与否含量变异较大,约为10~50mg/100g,钙为110mg/100g,磷为70mg/100g。</p><p>3、缺锌对血脂的影响不包括( )。</p><ul><li>A:可以升高血胆固醇</li><li>B:可以升高LDL-C</li><li>C:可以升高TG</li><li>D:补锌可以升高HDL-C</li></ul><p>答 案:C</p><p>解 析:缺钙可致TC和TG升高 锌 (降)。缺锌可能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可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补充锌之后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p>4、下面( )为半必需氨基酸。</p><ul><li>A:亮氨酸</li><li>B:赖氨酸</li><li>C:蛋氨酸</li><li>D:半胱氨酸</li></ul><p>答 案:D</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指标不属于比的是()。</p><ul><li>A: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56.9%</li><li>B:某地性别比例是105%</li><li>C:某小区高血压的患病率是10%</li><li>D:某地2005年贫血发病率为8%</li><li>E:某班性别比例是105:100</li></ul><p>答 案:ACD</p><p>2、下列有关学龄前儿童三餐二点制的陈述正确的是()。</p><ul><li>A:早餐、早点应该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li><li>B:午餐加午后点心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40%</li><li>C:晚餐占一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li><li>D:午后点心应该高能量,以应对下午的活动</li><li>E:晚餐应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li></ul><p>答 案:ABCE</p><p>3、食物的营养价值的概念范畴包括()。</p><ul><li>A:营养素是否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li><li>B:某种营养素的含量的高低</li><li>C:营养素的数量和比例是否合理</li><li>D: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li><li>E:营养素的营养特性</li></ul><p>答 案:ACD</p><p>4、光盘的优点有()。</p><ul><li>A:形象生动</li><li>B:内容丰富、信息量大</li><li>C:复制容易,携带方便</li><li>D:可操作性强</li><li>E:制作复杂</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撰写科普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哪些?</p><p>答 案:医学科普文章,传播的是思想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故科普作品应该具有五项基本要求,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实用性。因艺术性可以涵盖通俗性与实用性,故科普作品的五性又可简化为三项基本要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1)科学性。在任何一篇健康科普文章中,科学性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它是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也是医学科普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医学科普作品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当面对受众时要讲的内容达到真实、准确、成熟、全面和先进,就可以说是具有科学性了。①真实。作品中的每一个材料都应当是真实的,不能掺假,也不能半真半假,更不能是假的。不能凭空捏造,要尊重事实。不要把道听途说的事,不加分析地作为医学科普作品的题材。<br />②成熟。成熟是指理论上要成熟、站得住脚,技术上要过关,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得到专家和社会的公认。还在探索、研究阶段,没有结论的题材,可以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但绝不能拿来作为科普题材。<br />③准确。a.概念要准。实验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抽样方法等也要如此,得出来的结果要实事求是,不能滥用率的概念。b.数据要准。这方面不准确产生的后果将更严重。例如,乘晕宁是用来防治晕车、晕船的药物,常用量是每次50mg,每4h服1次。如果数据不准确,把50写成5,那么就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如果把50写成500,则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呕吐、眩晕,甚至昏迷。c.事实要准。有些作者在创作时不注意弄清准确的事实,凭想象估计个大概,往往会产生误导。d.语言要准。使用准确的语言,除应有文学语言修养外,还应注意专业术语。特别是在把较难懂的医学术语改写为通俗的词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滥造词语,更不能想当然地信手捡一词来替代。不能简化的词语不要硬性简化。<br />④全面。指科普作品内容应完整、系统,不能片面。⑤先进。题材一定要新,不能是陈旧的、过时的、落后的、淘汰的东西。<br />(2)思想性。医学科普作品必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任何作品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医学科普作品更是这样。医学科普作品是作用于人的,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流的信息,对读者的生活、经验、思维等起着影响、引导、干预等作用,具有十分明确的思想性。<br />①看作品反映的是迷信还是科学。<br />②看作品能否体现为读者健康需要服务。<br />③看作品是否体现为社会发展服务。<br />④要有积极向上的形式。<br />⑤要适合读者对象阅读。<br />(3)艺术性。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语言宝库,医学科普工作者要善于向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民间艺术学习借鉴,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并为科学普及工作服务,使医学普及工作真正做到内容充实,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闻乐见。<br />①通俗性。是指作品让群众看后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就能弄懂,这就是医学科普作品通俗性的含义,也就是说能使一般群众很容易接受。a.选择通俗易懂的内容。b.注意写作方法。c.尽量避免使用术语。d.化抽象为具体。<br />②实用性。a.针对性。针对具体问题,讲清讲透。b.多样性。医学科普作品选题还应具有多样性,才能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c.细节入手。<br />③趣味性。所谓趣味性,是指作品能够吸引读者阅读,读者读得有兴趣。医学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的内容、形式符合读者的需要、兴趣等审美情趣,作品有较好的文采,体现出较好的创作技巧。作品的构思、结构、语言以及材料的选取、剪裁等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p><p>2、回顾法、记账法、称重法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是什么?</p><p>答 案:(1)回顾法:24h回顾法是通过询问被调查对象过去24h实际的膳食情况,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计算和评价的一种方法。①优点。所用时间短、应答者不需要较高文化,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便于与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这种膳食调查结果对于人群营养状况的原因分析也是非常有价值的。<br />②缺点。应答者的回顾依赖于短期记忆,对调查者要严格培训,不然调查者之间的差别很难标准化。<br />③24h回顾法可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也适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包括一些散居的特殊人群调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3天连续调查方法。最典型的方法是使用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br />(2)记账法:记账调查法是根据伙食账目来获得被调查对象的膳食情况,从而得到在一定期限内的各种食物消耗总量和就餐者的人日数,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耗量,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素数量。<br />①优点。操作较简单,费用低,所需人力少,适用于大样本膳食调查,且易于为膳食管理人员掌握,使调查单位能定期地自行调查计算,并可作为改进膳食质量的参考。与其他方法相比较,不但可以调查长时期的膳食,而且适合于进行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br />②缺点。记账法的调查结果只能得到全家或集体中人均的膳食摄入量,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br />③记账调查法适合于家庭调查,也适合于托幼机关、中小学校或部队等建有伙食账目的集体单位的调查。记账法可以调查较长时期的膳食,如1个月或更长。有些研究为了了解慢性病与饮食的关系,可采用长达一年的膳食记录方法,时间长短根据研究项目的需求而定。<br />(3)称重法:称重法是常用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时要准确掌握两方面的资料,一是厨房中每餐所用各种食物的生重和烹调后的熟食重量,从而得出各种食物的生熟比值。二是称量个人所摄入熟食的重量,然后按照上述生熟比值算出每人各种生食物的重量,再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生食物的摄取量。<br />①优点。能够准确反映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取情况,也能看出一日三餐食物的分配情况。<br />②缺点。花费人力和时间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的营养调查。<br />③称重法可以调查某一伙食单位(集体食堂或家庭)或个人一日三餐中每餐各种食物的食用量。</p><p>3、计算人日数、标准人系数的方法及其实际意义是什么?</p><p>答 案:(1)人日数①公式: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br />②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总人日数是指全体全天个人总餐之和。只有在调查集体、家庭人员且每日吃饭人数不同时才用。个人人日数计算在家庭和集体就餐单位调查中很重要,24h回顾法在外就餐也要询问,并计算在餐次总数内。<br />(2)标准人系数<br />①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无法用营养素的平均摄入量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因此,一般将各个人群都折合成标准人进行比较。折合的方法是以体重60kg成年男子从事轻体力劳动者为标准人,以其能量供给量10.03MJ(2400kcal)作为1,其他各类人员按其能量推荐量与10.03MJ之比得出各类人的折合系数。然后将一个群体各类人的折合系数乘以其人日数之和被其总人日数除即得出该人群折合标准人的系数(混合系数)。标准人日计算公式为: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总标准人日数为全家每个人标准人日之和。<br />②人均食物或营养摄入量除以混合系数即可得出该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计算出人群标准人的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后,就能够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劳动强度的人群之间进行比较。标准人的平均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某营养素摄入量÷混合系数。</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