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二级》每日一练试题11月05日

聚题库
11/05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对待求助者的阻抗和掩饰,心理咨询员应采取的态度是()。</p><ul><li>A:批评对方的不合作</li><li>B:灵活地转变咨询方式</li><li>C:劝说对方放下面具,坦率说明问题</li><li>D:不予理会,继续咨询工作</li></ul><p>答 案:B</p><p>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可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是心理咨询中,经常出现的情况,<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要灵活的转变咨询方式,合理处理阻抗,出现阻抗现象,说明已经很接近求助者的问题。</p><p>2、用B RMS量表对患者进行再次评定,应间隔(  )。</p><ul><li>A:2周以内</li><li>B:2~6周</li><li>C:6周以上</li><li>D:6~8周</li></ul><p>答 案:B</p><p>3、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p><ul><li>A: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并不是同时产生的</li><li>B:在现实社会中,法律总会比道德的作用力强一些</li><li>C:在作用范围上,道德与法律是完全相同的</li><li>D:在构成内容上,道德和法律不存在任何重叠</li></ul><p>答 案:B</p><p>解 析: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在调节方式上,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性的特点,而道德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在作用范围上,道德比法律更广。</p><p>4、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p><ul><li>A:认知</li><li>B:情感</li><li>C:行为</li><li>D:行为倾向</li></ul><p>答 案:C</p><p>解 析: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p><p>5、对SCL-90的因子分和廓图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的结果是()。</p><ul><li>A:完全不能反映咨询效果</li><li>B:反映受测者的具体症状群特点</li><li>C:以总分反映症状严重程度</li><li>D:以总分的变化反映症状的演变</li></ul><p>答 案:B</p><p>6、在测验理论中,效度被定义为在一组测量中,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方差(或称有效方差)与()方差的比率。</p><ul><li>A:误差</li><li>B:总</li><li>C:随机误差</li><li>D:系统误差</li></ul><p>答 案:B</p><p>7、描述声波的物理量不包括( )。</p><ul><li>A:音调</li><li>B:频率</li><li>C:振幅</li><li>D:波形</li></ul><p>答 案:A</p><p>解 析: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p><p>8、同事之间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软件)进行的沟通属于( )。</p><ul><li>A:虚拟沟通</li><li>B:现实沟通</li><li>C:大众沟通</li><li>D:媒体沟通</li></ul><p>答 案:B</p><p>解 析: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把握的沟通,面对面 的沟通,熟人借助互联网沟通等情形都属于现实沟通。如果是单纯的网络上的朋友,则属于 虚拟沟通。</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爱情,合理的说法包括()。</p><ul><li>A: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棱心成分</li><li>B:男女之间喜欢到极致就是爱情</li><li>C: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li><li>D:热恋中的男女都有强烈的利他倾向</li></ul><p>答 案:ACD</p><p>解 析:A项,爱情有身体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性爱是爱情的核心成分;C项,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D项,爱情有亲密、利他、依恋的特征。B项,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p><p>2、关于SDS的施测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p><ul><li>A:指导语是“根据您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回答”</li><li>B:文化程度低的受测者不适用</li><li>C:应让受测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li><li>D: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项也不要在同一项目上重复评定</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抑郁自评量表SDS是根据自己一个星期内的感觉来回答的,其施测步骤包括:①在自评者评定以前,一定要让受测者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②如果评定者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SDS问题的内容,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让评定者独自作出评定;③评定时,应让自评者理解反向评分的各题,SDS有10项反向项目,如不能理解会直接影响统计结果;④评定结束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下评定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一项目,也不要在相同一个项目上重复评定。</p><p>3、米勒认为,人格适应方面存在着的冲突有()。</p><ul><li>A:双趋冲突</li><li>B:双避冲突</li><li>C:趋避冲突</li><li>D:双重趋避冲突</li><li>E:正反冲突</li></ul><p>答 案:ABCD</p><p>4、意志的品质有( )</p><ul><li>A:自觉性</li><li>B:目的性</li><li>C:坚韧性</li><li>D:自制性</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 /意志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对行动目的有深刻认识,能自觉支配自觉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坚韧性(坚持不懈,永不退缩的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自觉性和自制性容易混淆,自觉性和目标感有关,能够达到目标的做,偏离目标的事情不做,有目标感的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动摇。自制性理解成自我管理和控制。</p><p>5、()是心理咨询员的咨询技能。</p><ul><li>A:把握心理咨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li><li>B:能进行心理咨询失误的处理</li><li>C:能启发引导求助者独立思考</li><li>D:能进行咨询效果的初步判定</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心理咨询员的咨询技能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全面把握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分析心理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制定咨询方案、正确运用倾听和问话技术、正确运用咨询技术、咨询效果的初步评定、咨询案例记录与整理。</p><p>6、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  )。</p><ul><li>A:复本相关</li><li>B:评分者信度</li><li>C:专家推测</li><li>D:再测法</li></ul><p>答 案:ABC</p><p>7、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p><ul><li>A:社会视角</li><li>B:时间因素</li><li>C:自尊水平</li><li>D:空间位置</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影响归因因素的掌握情况。影响归因的因素共有四种:(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失败时,外归因则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进行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的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的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所以,对部分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选项C的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与归因没有关系。</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