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3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想为某社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并向区民政局申请经费资助。区民政局要求中心准备材料,并写明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费预算等内容。这属于( )。</p><ul><li>A:项目申请书</li><li>B:请示报告</li><li>C:工作计划</li><li>D:特别事件活动方案</li></ul><p>答 案:A</p><p>解 析:如果服务机构的大宗款项来自于资助或基金会资助,一般要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中要说明的内容包括:①向政府或基金会申请这笔经费支持的意义,或申请这笔经费(有时是实物)要做什么,其用途要符合社会福利或社会公益目标,符合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目标;②资助的重要性,即这笔资助对于项目对象的必要性;③资助额及申请这一数量资助的原因,这里需要列出较细致的项目预算;④怎样使用这笔资助,即怎样将这笔资助运用于机构的服务;⑤使用这笔资助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⑥使用这笔资助的社会交代的方法,即如何向资助者报告资助项目的结果。</p><p>2、关于社会工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社会工作是多方协同的过程</li><li>B:社会工作是自上而下的行动</li><li>C:社会工作服务是志愿服务</li><li>D:社会工作目标是消除贫困</li></ul><p>答 案:A</p><p>3、老温是某老年服务中心的<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为了解社区居民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他从该社区居民户籍登记册随机抽取80名高龄老人,逐个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你觉得最合理的做法是( )。</p><ul><li>A:由居委会将问卷发给被抽中的老人,由老人们自行填答,居委会再将完成的问卷回收,统一交给老温</li><li>B:请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帮助,到被抽中的老人家中访谈,并记录老人的回答,再将完成的问卷交给老温</li><li>C:找个免费场地,将被抽中的老人集中起来,老温组织老人当场填答问卷</li><li>D:通过邮局将填好地址的问卷及附加邮票的信封等寄给被抽中的老人,请老人或其家人将完成的问卷回寄给老温</li></ul><p>答 案:B</p><p>解 析:问卷有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两种。自填问卷是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答案的问卷,其提问和答案应该用语准确、含义明确、通俗易懂、题型简单、题量不大。访问问卷是由访问员向被调查者提问并记录其回答的问卷。当被调查者文化水平较差或调查问题较复杂时,使用访问问卷特别合适。题中案例受调查对象是高龄老人,根据老人的一些特点,如老花眼等,以及可能个别老人文化水平不高等情况,采用访问问卷的形式比较合适。本题考查的是自填问卷与访问问卷的适用情境,注意根据二者的特点理解二者不同的适用情境。</p><p>4、矫正社会工作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领域。请判断下列说法中,关于矫正社会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p><ul><li>A:是司法工作的组成部分</li><li>B:为罪犯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等帮助</li><li>C:是一种强制性管教工作</li><li>D:具有惩罚性质</li></ul><p>答 案:B</p><p>5、社会工作者小刘为老年人开设了园艺小组,旨在加强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在第四节小组讨论时,王爷爷和孙奶奶因种植月季花的方法不同而产生了严重争吵,两人都希望小刘支持自己。这时,小刘适宜的做法是()。
</p><ul><li>A:保持沉默不回应,要王爷爷和孙奶奶自己处理争执</li><li>B:保持中立和分析各种种植月季花方法的优点和不足</li><li>C:与王爷爷和孙奶奶澄清冲突本质。让组员表决支持哪一方</li><li>D:婉转地指出王爷爷和孙奶奶的不对之处.并马上结束该小组</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主持小组讨论时中立的技巧。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因为某一问题的观点不一致而发生争论,而争论的双方都希望社会工作者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此时,社会工作者的中立很重要,应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他人意见;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可以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决断,仅作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随时保持中立的位置。</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经常运用直接治疗技巧,其中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主要包括( )。</p><ul><li>A:心理动力反映</li><li>B:人格发展反映</li><li>C:直接影响</li><li>D:支持</li><li>E:探索-描述-宣泄</li></ul><p>答 案:CDE</p><p>解 析:此题暂无</p><p>2、下列属于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标准的有( )。</p><ul><li>A:统计学标准</li><li>B:心理学标准</li><li>C:内省经验标准</li><li>D:行为适应性标准</li><li>E: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内省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这些划分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这些标准也会发生变化。</p><p>3、在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组员的常见特征包括()。</p><ul><li>A: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li><li>B:角色竞争中的冲突</li><li>C: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li><li>D: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li><li>E:权力位置与价值观的冲突</li></ul><p>答 案:BCD</p><p>解 析:在小组工作中期转折阶段,组员之间沟通和互动比小组初期有所增强,但自我肯定、安全感受与真诚的互动尚未完全实现,组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权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一阶段组员最常见的显著特征是:①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②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③角色竞争中的冲突。</p><p>4、为了保障残疾人康复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对( )作了具体的规定。</p><ul><li>A:康复机构建设</li><li>B:康复人才培养</li><li>C:康复实施方案</li><li>D:康复完成标准</li><li>E:康复总体方针</li></ul><p>答 案:ABE</p><p>解 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保障残疾人康复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对康复总体方针、康复机构建设、康复活动开展、康复人才培养以及康复器械提供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p><p>5、小天刚参加工作时,在工作方式、同事关系、生活节奏等方面都倍感压力,不知所措。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咨询和调整,她慢慢适应并工作出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小天的经历反映出人类行为的( )特点</p><ul><li>A:适应性</li><li>B:多样性</li><li>C:可控性</li><li>D:确定性</li><li>E:实用性</li></ul><p>答 案:AC</p><p>解 析:人类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小天由开始的倍感压力不知所措,到后来经过学习和调整,慢慢胜任工作,体现了人类行为的适应性和可控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