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30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通常<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与服务对象的位置在( )、距离在( )之间比较合适。</p><ul><li>A:60°~90°,1~1.5米</li><li>B:60°~90°,1~1.2米</li><li>C:90°~l30°,1~1.5米</li><li>D:90°~l30°,1~1.2米</li></ul><p>答 案:C</p><p>解 析:C
</p><p>2、张老伯因中风住院,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好转,正在恢复之中。张老伯希望能出院回家,并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为了让他出院后既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又能继续康复治疗,社会工作者小王与张老伯的家属、社区的相关机构联系后,为他出院后的照顾做了以下安排:张老伯住在家中,每天上午由家属送他去社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下午由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送他去社区日间照顾中心;傍晚再由日间照顾中心工作的邻居顺便送他回家。小王为张老伯所做的照顾计划属于( )。</p><ul><li>A:社区照顾</li><li>B:邻里照顾</li><li>C:机构照顾</li><li>D:家庭照顾</li></ul><p>答 案:A</p><p>3、大刘退役后,校园继续学业,面临“军人”到“学生”角色的转换,因与同学经历不同,难以融入校园生活,影响了他的学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决定为大刘提供协助。下列做法中,属于个案辅导方法的是()。
</p><ul><li>A:发掘大刘的人际交往优势</li><li>B:组建退役军人大学生社群</li><li>C:举办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li><li>D:营造友好舒适的校园氛围</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军转复退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介入旨在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能力,以应对新工作和新生活的压力。具体过程包括:(1)协助服务对象做好压力预防;(2)协助服务对象做好减压工作;(3)协助服务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具体介入方法包括始终以尊重、关注和接纳的方式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适时予以安慰、鼓励、承认,同时要在现实的基础上表达出对服务对象的信心、肯定和赞许,疏导情绪,使服务对象消除焦虑,减少内疚,化解不满,增强自信,以从容、积极的心态应对新工作和新生活。小组辅导介入旨在帮助面对同类问题或共同需求的组员,建立同辈群体支援网络,推进社会再适应。选项B属于小组辅导,选项C、D属于社区工作。故选A。</p><p>4、社区社会工作基本目标不包括( )。</p><ul><li>A: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li><li>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li><li>C: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li><li>D: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li></ul><p>答 案:B</p><p>解 析:B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相对于城镇残疾人来说,农村残疾人更为突出的困难有( )。</p><ul><li>A:体力劳动困难</li><li>B:农村缺医少药</li><li>C:交通不便</li><li>D:住房困难</li><li>E:社会服务难</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对于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来说,城镇残疾人的主要困难也普遍存在,只是在住房困难方面,农村残疾人比城市的情况略好,而农村残疾人更为突出的困难是(1)交通不便;(2)体力劳动困难;(3)农村缺医少药;(4)社会服务难,故该题应选择ABCE。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城镇残疾人与农村残疾人困难的比较,考生需对比记性。</p><p>2、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包括( )。</p><ul><li>A:军队情结</li><li>B:社会尊重</li><li>C:居住环境舒适的需要</li><li>D:健康维护</li><li>E:社会参与</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军休干部的需要主要包括①军队情结的需要。军休干部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明显的排他性。②社会尊重的需要。军休干部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强势、生活上相对优势的群体,离退休后更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③健康维护的需要。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④多元养老的需要。军休干部群体中,空巢老人多独居老人不少,对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强。⑤社会参与的需要。军休干部具有丰厚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慧优势,“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社会参与意识强。</p><p>3、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为辖区内的失独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服务。根据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适宜的做法包括()。
</p><ul><li>A:指出家庭成员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li><li>B:观察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在家庭生活场景中评估其需要</li><li>C:评估失独家庭成员能力和不足,设计有效的服务介入计划</li><li>D:只关注失独家庭成员目前的需要,重点解决其当前的问题</li><li>E:从失独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着手,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li></ul><p>答 案:BCE</p><p>解 析:本题考查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有:(1)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需要。(2家庭处境化原则。家庭处境化原则假设家庭是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场景。只有建立在家庭自然生活场景中的观察和评估,才能准确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并且提供符合实际家庭处境的解决方案。(3)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家庭成员的自信心和独立性。(4)家庭个别化原则。家庭个别化原则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p><p>4、小沈是一名负责优抚安置工作的社工,机构要求他前去移交一名军休干部,那么他的工作应包括( )。</p><ul><li>A:审定安置计划</li><li>B:落实住房建构经费</li><li>C:负责住房保障</li><li>D:办理移交手续</li><li>E:安置家属</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军休干部优抚安置的步骤。如移交一名军休干部,需要经过审定安置计划、落实住房建构经费、负责住房保障、办理移交手续等十几个环节;接收安置后,需要落实政治待遇、医疗保障等几十项服务管理内容。</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p><p>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p><p>2、 选民可否对候选人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 </p><p>答 案: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