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22日

聚题库
10/22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个案管理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于个案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ul><li>A:坚持以残疾人及其需求为本</li><li>B:需要以<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为主导</li><li>C:需要运用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巧</li><li>D:整个过程只需要社会工作者一个人的努力</li></ul><p>答 案:D</p><p>2、自孩子上初中后,李女士与丈夫经常因是否接送孩子上下学发生冲突。李女士认为,孩子从小体质较弱,比较敏感,即使已上初中,为安全起见还是应该接送,但丈夫不以为然,还以工作忙为由将接送孩子的事甩给了李女士。李女士对丈夫的行为很不解,怀疑丈夫有了“外心”,非常苦恼、困惑,遂求助社会工作者小齐。为了识别李女士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小齐应了解()。  </p><ul><li>A:丈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li><li>B:李女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li><li>C:李女士对夫妻问题的看法</li><li>D:丈夫为处理夫妻问题所做的努力</li></ul><p>答 案:C</p><p>解 析:所谓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故答案C符合题意。</p><p>3、在“6.26”国际禁毒日,社会工作者小刘组织同伴教育者和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开展了几场禁毒知识讲座。为了对讲座的成效进行结果评估,小刘应收集的资料是(  )。</p><ul><li>A:居民掌握禁毒知识的程度</li><li>B:同伴教育者的表现</li><li>C:居民的参与度</li><li>D:居民的互动情况</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查结果评估。结果评估是指工作完成的最终成果。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做出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p><p>4、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小张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  </p><ul><li>A:军休干部与社会融合</li><li>B: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li><li>C:军休干部间的关系融合</li><li>D: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的是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题干中“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属于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的融合,属于微观层面,所以选择A。选项B属于宏观层面,C是军休干部之间,不符合题意,D是中观层面的融合。</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常用的社会工作评估类型包括(  )。</p><ul><li>A:即时评估</li><li>B:过程评估</li><li>C:阶段评估</li><li>D:结果评估</li><li>E:效果评估</li></ul><p>答 案:BD</p><p>解 析:BD </p><p>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总目标是(  )。</p><ul><li>A: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li><li>B: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与</li><li>C:使残疾人得到周围人的接纳</li><li>D:实现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li><li>E:帮助残疾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li></ul><p>答 案:ABD</p><p>3、在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方面,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协助受助家庭成员回顾已经实现的目标和取得的进步,增强受助家庭成员的(  )。</p><ul><li>A:学习能力</li><li>B:工作能力</li><li>C:自信心</li><li>D:社会责任感</li><li>E:改变意识</li></ul><p>答 案:CE</p><p>解 析:在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总结和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方面,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协助受助家庭成员回顾已经实现的目标和取得的进步,增强受助家庭成员的改变意识和自信心,然后与受助家庭成员商讨在未来生活中如何保持已经取得的改变,并且为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做好准备。</p><p>4、为推动和吸引居民参与“感动社区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工作策略有()。  </p><ul><li>A:邀请居民讨论具体的评选方案</li><li>B:通过微信平台向居民通报活动进展</li><li>C:为参与评选活动的居民提供政策优惠</li><li>D:以网络投票结果作为唯一的评选依据</li><li>E:为居民开展提升沟通能力的小组服务</li></ul><p>答 案:ABE</p><p>解 析:本题考查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有:(1)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B);(2)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A);(3)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E)。</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p><p>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p><p>2、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p><p>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