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咨询师《三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20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起施行。</p><ul><li>A:2012年10月26日</li><li>B:2013年5月1日</li><li>C:2018年1月1日</li><li>D:2015年3月1日</li></ul><p>答 案:B</p><p>2、一般来说,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是( )。</p><ul><li>A:友谊</li><li>B:爱情</li><li>C:喜欢</li><li>D:亲情</li></ul><p>答 案:B</p><p>解 析: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亲合是较低层次的人际吸引,喜欢是中等程度的吸引,爱情是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p><p>3、三级<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158.html" target="_blank">心理咨询师</a>为了诊断的目的而提出的谈话目标可以作为()</p><ul><li>A:心理咨询师的理论指导</li><li>B:选择会谈方式的原则</li><li>C:摄人性会谈的参照点</li><li>D:控制会谈方向的方法</li></ul><p>答 案:C</p><p>解 析: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的依据:(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p><p>4、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 )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br></p><ul><li>A:虚无妄想</li><li>B:妄想心境</li><li>C:妄想知觉</li><li>D:自罪妄想</li></ul><p>答 案:B</p><p>解 析:妄想心境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p><p>5、合理情绪疗法中,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不包括</p><ul><li>A:监督者</li><li>B:指导者</li><li>C:说服者</li><li>D:辩论者</li></ul><p>答 案:A</p><p>6、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p><ul><li>A:适中</li><li>B:较大</li><li>C:较小</li><li>D:最大</li></ul><p>答 案:A</p><p>解 析: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态度 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p><p>7、可以造成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p><ul><li>A:空难</li><li>B:旅游</li><li>C:失恋</li><li>D:迁居</li></ul><p>答 案:A</p><p>8、选择与求助者的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 )</p><ul><li>A:年龄特征</li><li>B:性格特征</li><li>C:文化特征</li><li>D:以上三者</li></ul><p>答 案:D</p><p>解 析: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咨询目标 在与求助者进行交谈时,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会谈方式。应考虑到求助者的因素有:1)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个体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2)性格特征,求助者是具有不同个性的人,为此,交谈的方式方法应有所不同;3)问题特征,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不同的交谈方式;4)文化特征,人的心理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体价值观念是必要的。</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需要()</p><ul><li>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li><li>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li><li>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li><li>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li></ul><p>答 案:AC</p><p>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p><p>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p><ul><li>A:重测信度</li><li>B:内部一致性信度</li><li>C:复本信度</li><li>D:评分者信度</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p><p>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p><ul><li>A:灾难症候群</li><li>B:兴奋性行为</li><li>C:破坏性行为</li><li>D:创伤后应激障碍</li></ul><p>答 案:AD</p><p>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p><p>4、关于MMP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ul><li>A:属于自陈式量表</li><li>B:仅限于个别施测</li><li>C:适用于成人被试</li><li>D:采用T分数记分</li></ul><p>答 案:ACD</p><p>解 析: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问世予194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哈特卫和麦金利根据经验效标法编制而成。该测验的问世是自陈法人格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人格测验的研究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目前为止,它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达一百余种,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证的人格自陈量表。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第一种为卡片式,即将测验题目分别印在小卡片上,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卡片分别投入贴有“是”、“否”及“无法回答”标签的盒内;第二种为手册式,通常都是分题目手册和回答纸,让被试者根据题目手册按自己的情况在答案纸上逐条回答。卡片式适用于个别施测,手册式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均可参加此测验。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被试者合作并能读懂测验表上的每个问题,13~16岁的少年也可以完成此测验。由于MMPI有众多分量表,由于每个量表的题目数量不同,各量表的原始分数无法比较,因此需要查表将其换算成T分数。</p><p>5、评分者信度()。</p><ul><li>A:是评估不同评分者对某测验的信度的评价</li><li>B:一致性要求达r=0.9以上,才认为评分是客观的</li><li>C:一致性要求达r=0.75以上,就认为评分是客观的</li><li>D:是测定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评估误差</li></ul><p>答 案:BD</p><p>6、王某目前存在的属于思维障碍的症状包括( )。</p><ul><li>A:幻听</li><li>B:关系妄想</li><li>C:被害妄想</li><li>D:嫉妒妄想</li></ul><p>答 案:BC</p><p>解 析: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形式障碍以及思维内容障碍,王某目前的症状中属于思维障碍的有关系妄想以及被害妄想。幻听属于感知障碍。 </p><p>7、从众行为的原因包括()</p><ul><li>A:寻求行为参照</li><li>B:对偏高的恐惧</li><li>C:对自尊的追求</li><li>D:群体凝聚力</li></ul><p>答 案:AB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