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营养师《四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17日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p><p>答 案:错</p><p>解 析: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剩余总量-废弃食物总量。</p><p>2、学龄儿童由于自理能力差,建议由父母喂食。( )</p><p>答 案:错</p><p>3、卫生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为了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运用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手段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 )</p><p>答 案:对</p><p>解 析:暂无</p><p>4、烟酸广泛存在于食物中,但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烹调时不加碱则极易缺乏烟酸。( )</p><p>答 案:对</p><p>解 析:暂无</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同等重量的以下食物能量最高的是( )。</p><ul><li>A:大米</li><li>B:豆腐</li><li>C:玉米</li><li>D:南瓜</li></ul><p>答 案:A</p><p>2、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p><ul><li>A:鼻</li><li>B:气管</li><li>C:肺</li><li>D:咽</li></ul><p>答 案:C</p><p>3、食谱编制时对不同人群的营养素需要无须参考( )。</p><ul><li>A:食物成分表</li><li>B:中国居民膳食指南</li><li>C: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li><li>D: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li></ul><p>答 案:C</p><p>4、食品感官指标是评价食品( )的重要内容。</p><ul><li>A:外观</li><li>B:价值</li><li>C:质量</li><li>D:价格</li></ul><p>答 案:C</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体内水的正常平衡是由()调节的。</p><ul><li>A:口渴中枢</li><li>B:抗利尿激素</li><li>C:肾脏</li><li>D:皮肤</li><li>E:肺</li></ul><p>答 案:ABC</p><p>2、下列属于佝偻病临床表现的是()。</p><ul><li>A:方颅</li><li>B:肋串珠</li><li>C:鸭步</li><li>D:手足镯</li><li>E:骨质疏松</li></ul><p>答 案:ABD</p><p>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p><ul><li>A:膳食模式评价的依据是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li><li>B:将被调查者24h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与相应的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量进行比较时只需评价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是否充足即可</li><li>C:在进行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li><li>D:进行膳食结构评价时通常将食物分为9类</li><li>E:平衡膳食宝塔给出了一天中各类食物摄入量的建议,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li></ul><p>答 案:ACDE</p><p>4、下列食物加工方式会使GI值升高的是()。</p><ul><li>A:冷冻压榨</li><li>B:压出水分</li><li>C:糊化</li><li>D:晒干</li><li>E:膨化</li></ul><p>答 案:BCDE</p><p class="introTit">简答题</p><p>1、简述儿童食谱编制原则和方法。</p><p>答 案:(1)满足儿童膳食营养需要。按照《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要求,膳食应满足儿童需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不仅品种要多样,而且数量要充足,膳食既要满足儿童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并注意易缺营养素如钙、铁、锌等的供给。(2)各营养素之间的比例要适宜。膳食中能量来源及其在各餐中的分配比例要合理,要保证膳食蛋白质中优质蛋白质占适宜的比例。要以植物油作为油脂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各矿物质之间也要配比适当。<br />(3)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注意主食与副食、杂粮与精粮、荤与素等食物的平衡搭配。食物的品种宜丰富多样化,一周内菜式、点心尽可能不重复。每日膳食应由适宜数量的谷类、乳类、肉类(或蛋、鱼类)、蔬菜和水果类四大类食物组成,在各类食物的数量相对恒定的前提下,同类中的各种食物可轮流选用,做到膳食多样化,从而发挥出各种食物在营养上的互补作用,使其营养全面平衡。主食做到粗细搭配、粗粮细作,副食荤素搭配、色彩搭配,食物尽可能自然、清淡少盐。制作面制品可适当加入奶粉,以提高蛋白质的供给和营养价值,提高膳食钙的水平,满足幼儿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每周安排一次海产食物,以补充碘,安排一次动物的肝脏(约25g/人)以补充维生素A和铁。<br />(4)三餐分配要合理。学龄前儿童以三餐两点制为宜。食物及营养素分配原则如下:早上活动多,早餐、早点共30%;午餐宜丰盛,午点低能量,以避免影响晚餐,午餐加午点40%;晚餐较清淡,以避免影响睡眠,晚餐30%。<br />(5)注意制作和烹调方法。学龄前儿童咀嚼和消化能力仍低于成人,他们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和成人膳食。此外,家庭膳食中的过多调味品,也不宜儿童食用。因此,食物要专门制作,软饭逐渐转变成普通米饭、面条及面点。肉类食物加工成肉糜后制作成肉糕或肉饼,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食用;蔬菜要切碎、煮软;尽量减少食盐和调味品的食用;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1周内不应重复,并尽量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将牛奶(或奶粉)加入馒头、面包或其他点心中,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供给的好办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逐渐增加其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烹调方式也应逐渐向成人膳食过渡。</p><p>2、案例描述:在进行体格测量时,调查员用钢卷尺测量了一位20岁学生的身高,所测数据为175cm,用体重计测得其体重90kg,腰围98cm,臀围101cm。体检发现在60mm范围内出血点达10个,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在测量腰围时,调查员按下列步骤进行测量:被测者自然站立,低头含胸,测量者选择被测量者腰部最粗部位作为测量点,将钢卷尺绕腰一周,在吸气末呼气初开始读数,并记录读数。请根据上述情景描述回答以下问题。该学生可能有哪些营养相关性疾病,可能与哪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或不足有关?</p><p>答 案:该学生可能有营养相关性疾病为:肥胖与能量摄取过多有关。维生素C缺乏与维生素C摄取过少有关。</p><p>3、以方便面为例子,简述食品分析计划的制订过程。</p><p>答 案:(1)工作准备了解分析的目的和目标,查询产品配方和原料档案,选择合适的产品标准和营养成分分析检测标准,确定要检查的项目和方法。根据原料,预算产品营养成分。(2)工作程序①根据方便面卫生标准,决定感官和理化指标。②确定营养成分检测项目。③确定送检样品和数量。④落实实验室。⑤撰写分析计划和实施方案。分析计划包括:产品名称、分析目的、产品数量和批次、采样地点、分析实验室的资质、采用的分析方法、经费核算和完成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