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12日

聚题库
10/12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小丁第一次独立做老年人小组工作,心里没底,向督导者张老师请教。张老师给了小丁一些建议。下列建议中,正确的是( )</p><ul><li>A:下列建议中,正确的是( )</li><li>B:根据老年人的节奏调整小组进度</li><li>C:老人参加小组一定要征得家人同意</li><li>D:为每位老人配备一名志愿者,以确保其安全</li><li>E:确保老年人在小组内能够任意表达对其他组员的看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当老人在小组中的表现极大地干扰了小组的进程时,小组带领者可能要在两个不能兼顾的责任中做出选择,即注意平衡对整个小组负责,同时也要对身为当事人的个别老人负费。小组带领者有责任认清允许干扰小组的成员留在小组中可能会带来的损失或益处,作出符合伦理规范的选择。</p><p>2、小强是某校初三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曾被父母送到一家以严厉惩罚为手段的专门机构戒除网瘾,这段不愉快的经历让小强对父母产生了很深的误解,认为他们根本不爱他,才让他去受折磨;小强的父母也感到十分委屈和懊悔,觉得白花钱没效果,还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干脆不管小强了,小强的班主任将小强转介给学校<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方。小方首先帮助小强及其父母觉察他们的亲子关系问题,根据以上描述,小强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p><ul><li>A:纠缠</li><li>B:忽视</li><li>C:疏离</li><li>D:对立</li></ul><p>答 案:C</p><p>解 析:疏离的亲子关系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正常的沟通交流,父母对孩子过于放任不管,这种亲子关系存在的风险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p><p>3、小刘自幼丧母,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子情深,不久前,小刘与父亲在自驾游途中发生车祸,父亲送医后不治身亡。小刘接受不了这一残酷的事实,精神崩溃,在急诊室外嚎啕大哭,医护人员请社会工作者小周为小刘提供帮助。在跟进服务中,据小刘自述,他现在脑海中反复出现车祸现场的恐惧画面,回忆不出细节,整个人处于惊恐之中,精神高度紧张。针对小刘的这种症状,小周最适宜的做法是()。  </p><ul><li>A:不让小刘阅读关于应激障碍症的文章</li><li>B:让小刘努力回忆车祸现场的情景细节</li><li>C:鼓励小刘讲述车祸发生的过程,同感倾听</li><li>D:将小刘与周围环境隔绝,避免他再受刺激</li></ul><p>答 案:D</p><p>解 析:本题考查医务社会工作的方法。小刘出现的症状属于应激障碍症。应激障碍症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如战争、火灾、水灾、地震、传染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所导致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针对小刘出现的症状,社会工作者小周最适宜的做法是暂时将其安置到其他安静、舒适的封闭环境中,避免他再受到刺激。</p><p>4、在为临终患者家属开展悲伤辅导时,在纪念日和节日给予患者的家属特别的关怀,鼓励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属于医务社会工作者(  )的工作重点。</p><ul><li>A:麻木僵化期</li><li>B:重整阶段</li><li>C:追思搜寻期</li><li>D:瓦解绝望期</li></ul><p>答 案:C</p><p>解 析:C </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含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li><li>B:家庭社会工作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li><li>C:家庭社会工作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li><li>D:家庭社会工作就是对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li><li>E:家庭社会工作只是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服务</li></ul><p>答 案:ABC</p><p>2、下列属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个案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的是(  )。</p><ul><li>A:接纳尊重,唤醒自尊</li><li>B:真诚信任,良性互动</li><li>C:学生为主,教师推动</li><li>D: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平衡</li><li>E:维护自决,灌注希望</li></ul><p>答 案:ABE</p><p>解 析:个案管理是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接纳尊重,唤醒自尊发展的观念、温暖的态度、积极的关注;真诚信任,良性互动真实的自我、开放坦诚、避免真诚的误用;维护自决,灌注希望。CD两项属于团体辅导方法的理念与原则。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社会工作中个案管理方法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这一原则和工作方法。</p><p>3、两年前,张先生离婚后与儿子一起生活,他心灰意冷,多次拒绝朋友为其介绍女友,忙于生意的他很少有时间与上初二的儿子在一起,父子俩偶尔在一起时,他总是教训儿子,儿子却不买账。为帮助张先生重树自信,改善与儿子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对张先生进行了辅导。在结案会谈中,张先生表达了对能否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以及重建新生活的担忧,社会工作者回应道:“两个月来您一直在努力,而且已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我真为您高兴。儿子现在开始愿意与您交流了,交往的新女友与您儿子的关系也不错。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您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时,您还可以来找我。”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p><ul><li>A: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的进步来增强其自信</li><li>B: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仍存在的问题来督促他改变</li><li>C:鼓励张先生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li><li>D:鼓励张先生保持与女友的关系</li><li>E:鼓励张先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li></ul><p>答 案:ACE</p><p>解 析:结案时需要巩固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确保服务对象在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能够巩固下来,并用于日常生活中。社会工作者要通过指明和强调服务对象自己取得的成绩来努力增进他们的自信,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肯定他们有能力这样做。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结案阶段巩固已有改变需要的方法,考生需要掌握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p><p>4、某地突降大雨造成山体滑坡,一酒店受滑坡被影响发生坍塌,经全力搜救,仍然有17人遇难,遇难者家属难以接受亲人离世的残酷事实,陷入极度悲伤中。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到应急援助中,对遇难者家属进行危机干预。社会工作者进行危机干预前需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应包括()。  </p><ul><li>A:危机的重要性</li><li>B:服务对象的情绪状态</li><li>C:服务对象的满意度</li><li>D: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li><li>E:选择与应急的机制</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危机干预前先要进行评估,评估的重点是危机的重要性、服务对象的情绪状态、情绪的可变动性、选择与应急的机制、支持系统与其他可用资源。</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p><p>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p><p>2、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p><p>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