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07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地区发展模式某社区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不少住在临街一楼的居民做起了大排档生意,经常因噪声、油烟、垃圾等问题与楼上的居民发生纠纷。<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组织楼上楼下的居民开会协商解决问题。会议结束时虽然双方未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但彼此加深了了解,并同意继续磋商。这次会议的结果是( )。</p><ul><li>A:既实现了任务目标,又实现了过程目标</li><li>B:仅实现了任务目标,没有实现过程目标</li><li>C:没有实现任务目标,仅实现了过程目标</li><li>D:既没实现任务目标,也没实现过程目标</li></ul><p>答 案:C</p><p>解 析: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目标:(1)任务目标,即完成实际的工作或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2)过程目标,即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过程达到的目标。如建立各种社区支持网络,增加居民的互动和交往,改善邻里关系,重建居民与团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居民认识参与的重要,并愿意承担责任,使居民对社区更加认同及投入等。本题考查的是地区发展模式的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注意理解二者的内容与地位。</p><p>2、我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康复工作以()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p><ul><li>A:社区康复</li><li>B:家庭康复</li><li>C:生理康复</li><li>D:功能康复</li></ul><p>答 案:A</p><p>解 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了康复总体方针:①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②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③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④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p><p>3、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p><ul><li>A:服务对象的存在</li><li>B:社会工作者</li><li>C:社会工作价值观</li><li>D:专业助人方法</li></ul><p>答 案:A</p><p>解 析:服务对象或受助者的存在是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前提。没有服务对象或受助者,没有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工作对象,社会工作也就失去了必要性。</p><p>4、( )不属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内容。</p><ul><li>A:赡养与扶养</li><li>B:社会保障</li><li>C:参与社会发展</li><li>D:全民医疗</li></ul><p>答 案:D</p><p>解 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对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作出了规定。这些规定确立了老年人获得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发展三大类共十项合法权益。</p><p>5、文化能力、隐私和保密属于社会工作者对()的伦理责任。</p><ul><li>A:同事</li><li>B:机构</li><li>C:全社会</li><li>D:服务对象</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负有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实践活动必须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出发点,专业服务要注重体现尊重、守密和公平。如尊重并保护服务对象最佳利益,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保密原则,公平合理的收费等。题中文化能力、隐私和保密明显属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下列说法中,符合问卷调查的优点的有( )。</p><ul><li>A:能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节省资源,并有利于中和个别人的极端回答</li><li>B:对调查员与被调查者的素质要求不是很高</li><li>C:能够形成对调查对象的深入全面认识</li><li>D:常常采用受访者匿名的方式访问,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li><li>E:对所有的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格式收集资料</li></ul><p>答 案:ADE</p><p>解 析:问卷调查的优点主要有①问卷调查采用匿名访问,有利于获得真实信息;②收集了较多人的资料,有利于中和个别人的极端回答;③收集数据的内容、时间、格式基本统一,从而资料处理相对容易并便于比较分析;④在同一时段访问众多对象则节省不少资源。</p><p>2、社会工作者作出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包括( )。</p><ul><li>A: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li><li>B: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li><li>C: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者,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li><li>D: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li><li>E:确定解决伦理问题的目标</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工作界的伦理专家曾提出了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供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参考①认识个案中的伦理问题,包括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观、责任和义务;②清楚识别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影响伦理决定的境况;③正确认识伦理行动的各个过程以及参与其中的相关者,并分析可能存在的利益和风险;④深入了解支持或反对作出有关伦理决定的理由;⑤向同事和相关的的专家进行咨询;⑥作出伦理决定并记录决定过程;⑦监督和评估伦理决定。</p><p>3、下列调查主题中,适宜采用自填问卷的有()
</p><ul><li>A:低年级小学生的朋辈关系状况调查</li><li>B: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现状调查</li><li>C: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照顾需求调查</li><li>D:身心障碍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满意度调查</li><li>E: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调查</li></ul><p>答 案:BE</p><p>解 析:根据填答方式,问卷分为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填问卷在收集资料时由被调查者填写答案,需要被调查者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故选BE。</p><p>4、12岁的小明是留守儿童,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几天,小明有时因想念父母而闷闷不乐。虽然成长环境不利,但小明能够正确面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小队长,在老师带领下组织和他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们为社区高龄老年人服务。在外担任工程队队长的爸爸得知情况后,自豪地说:“这孩子的领导能力超过我了啊!”上述内容体现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有()
</p><ul><li>A: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激发其抗逆力可改善社会环境</li><li>B: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是会逐渐适应社会环境</li><li>C:留守儿童处于不利社会环境时,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li><li>D:留守儿童虽处于不利社会环境,但完全不会受其影响</li><li>E: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会共同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p><p>5、社会工作者小刘为家暴受害妇女开设支持性小组,旨在提升她们的自尊感及面对家庭暴力的勇气和能力。在小组开始时有些组员因相互不熟悉,怕说错话,表现出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为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下列小刘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p><ul><li>A:强调组员的相似性,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li><li>B:适当控制小组进程,倾听组员诉说受暴经历</li><li>C: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重现组员当时受暴的情景</li><li>D: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想法,促进相互回馈和关怀</li><li>E:主动与组员沟通,运用同理心,倾听并真诚回应</li></ul><p>答 案:ADE</p><p>解 析:此题暂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