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10月05日

聚题库
10/05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下列关于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说法错误的是()。</p><ul><li>A:鼓励、帮助残疾人进行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劳动</li><li>B: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li><li>C: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和生活最低保障三个方面</li><li>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li></ul><p>答 案:C</p><p>解 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具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无”残疾人供养以及残疾人公共服务四个方面。</p><p>2、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的目标可分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下列行动属于实现过程目标的是(  )。</p><ul><li>A:改善社区教育现状</li><li>B:提高社区的医疗状况</li><li>C: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li><li>D:加强社区的安全巡逻</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满足社区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等。过程目标是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如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以及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p><p>3、下列人员中,属于社会工作基本服务对象的是()。  </p><ul><li>A: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li><li>B:协助子女抚育孙辈的随迁老人</li><li>C:因家庭贫困导致就医困难的儿童</li><li>D: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新入职员工</li></ul><p>答 案:C</p><p>解 析: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来看,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最值得帮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可能会危及生命。在家庭、亲友、社区不能向他们提供基本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要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在政府的福利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就会成为被优先救助和帮助的人,也就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p><p>4、成年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p><ul><li>A:个体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li><li>B: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社会角色单一</li><li>C: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li><li>D: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li></ul><p>答 案:B</p><p>解 析:中年人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如儿女、父母、同事等,B选项后半句不对,应选B。</p><p>5、在一次面对面的咨询服务中,案主李女士已经81岁,腿部患有风湿病,长期行动不便,又常年独自在家,孤独感倍增,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同时经济状况不稳定,最近左眼患白内障需做手术,又担心住院期间无人照顾,常常产生焦虑的情绪。此时<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需运用()技巧来进行服务。</p><ul><li>A:支持性技巧</li><li>B:引领性技巧</li><li>C:影响性技巧</li><li>D:建议性技巧</li></ul><p>答 案:A</p><p>解 析:案例中服务对象面临着严重的情绪困扰,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运用支持性技巧来对其进行情绪疏导。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支持性技巧。注意理解支持性技巧适用的情境。</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 )。</p><ul><li>A:公共设施</li><li>B:社区组织</li><li>C:社区文件</li><li>D: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li><li>E:金融机构和商业场所</li></ul><p>答 案:ABDE</p><p>解 析:社区基本情况包括①社区的地理环境;②社区内的人口状况;③社区内的资源;④社区内的权力结构;⑤社区的文化特色。其中,社区内的资源主要包括社区里的公共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单位、社区组织、金融机构、商业场所等。</p><p>2、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  )情况时允许转介。</p><ul><li>A:服务对象的要求过多</li><li>B: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li><li>C:服务对象是精神疾病患者</li><li>D: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li><li>E:服务对象生活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li></ul><p>答 案:DE</p><p>解 析:DE </p><p>3、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某儿童福利机构计划建立一套完整的志愿者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p><ul><li>A:评估志愿者参与的动机</li><li>B:制定志愿者的岗位工作职责</li><li>C:定期和持续对志愿者进行督导</li><li>D:与志愿者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li><li>E:设立与志愿者绩效相适应的岗位津贴</li></ul><p>答 案:ABC</p><p>4、社会工作实习生小袁为脑瘫儿童冬冬提供一次服务后,就不想再继续,督导者老宣了解到小袁是认为服务脑瘫儿童工作效果不明显才想放弃。为此,老宣引导小袁认识到,为建立积极有效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应做到无条件关怀,之后小袁的工作态度有明显改善,下列做法中,体现了“无条件关怀”的有()。  </p><ul><li>A:对冬冬保持尊重</li><li>B:评估冬冬的需求</li><li>C:对冬冬不进行评价</li><li>D:相信冬冬能够改变</li><li>E:分析冬冬的家庭</li></ul><p>答 案:ACD</p><p>解 析:罗杰斯对如何与服务对象建立积极有效的辅导关系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这种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怀等三项充分必要条件,这包括方面的内容:(1)表里如一。社会工作者需要对自己的感受开放,让自己的意见和态度与自己的真实感受相一致。(2)不评价。社会工作者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行为,把自己的价值作为标准强加给服务对象。(3)同感。社会工作者需要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处境中,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设身处地体会和理解对方的各种内心感受。(4)无条件接纳。无论服务对象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社会工作者都需要采取接纳的态度,关注服务对象本身。(5)无条件的爱。无论服务对象怎样表现,社会工作者都需要给予真正的关心和尊重,让服务对象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成长。(6)保持独立性。社会工作者需要让服务对象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各种潜在能力的充分发挥。</p><p>5、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研究过程的(  )。</p><ul><li>A:经验性</li><li>B:个别性</li><li>C:统一性</li><li>D:实践性</li><li>E:重复性</li></ul><p>答 案:AD</p><p>解 析:AD </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