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21日

聚题库
09/21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个人行为对社会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li><li>B:社会环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行为规范</li><li>C: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是不平衡的</li><li>D:各年龄阶段的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一样的</li></ul><p>答 案:C</p><p>解 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社会环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大致方向。各年龄段人的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所受影响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B、D错误。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A错误。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总的来说,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C正确。</p><p>2、服务计划的实施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在制订一个完备的服务工作计划中需要做到的是()。</p><ul><li>A: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li><li>B: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li><li>C: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li><li>D:与服务对象签订责任明晰的协议</li></ul><p>答 案:D</p><p>解 析:制订一个完备的服务工作计划,要求<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做到以下五点: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本题考查的是服务计划制订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准确理解这五点内容。</p><p>3、晚上睡觉时,两岁半的苗苗会和自己的小熊玩偶安静的躺在床上听妈妈讲故事,听完故事后,苗苗会和小熊说晚安,根据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上述苗苗的行为,反映出她正处于社会化基本过程中的()。  </p><ul><li>A:区分他与自我阶段</li><li>B:单纯社会化反映阶段</li><li>C: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li><li>D:伙伴关系发展阶段</li></ul><p>答 案:D</p><p>解 析: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至2岁是社会性感情连接建立阶段,2~3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p><p>4、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组员的意见不一致,产生了争论,甚至互相指责攻击对方,此时,社会工作者应(  )。</p><ul><li>A:重申小组规范,处理组员的对抗行为</li><li>B:冷静地转移话题,忽略组员的对抗行为</li><li>C:请组员暂时离开,让他们先处理对抗行为</li><li>D:包容组员的对抗行为</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要学习如何面对和处理小组的冲突,并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在面对冲突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有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p><p>5、关于定量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定量研究的研究者被研究对象视为自己人</li><li>B:定量研究般运用标准化的方法收集资料</li><li>C:定量研究的内容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化</li><li>D:定量研究主要以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基础</li></ul><p>答 案:B</p><p>解 析:定量研究是标准化方法收集资料。定性研究视研究者为自己人,研究内容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变化。定性研究以建构主义为方法论为基础。</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社会工作者小杨在作一项有关流动人口社会排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小杨应该遵守的有关社会研究的伦理包括( )。</p><ul><li>A:不采用欺骗手段获取资料</li><li>B:搜集资料时应该在对方愿意的情况下进行</li><li>C:对搜集的资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筛选</li><li>D:研究成果要客观全面地进行公开</li><li>E:可以将研究者的私人资料拿给同事看</li></ul><p>答 案:ABD</p><p>解 析:此题暂无</p><p>2、阿美35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同龄的丈夫,婚后四年生下女儿妞妞,但她的丈夫一直想要儿子传宗接代,对妻女漠不关心。阿美身体不好,便辞职在家专心照顾孩子,全家生活来源都依靠丈夫的工资。女儿出生半年以来,丈夫常常愁眉不展,尤其是半夜听到妞妞的哭闹声,就会大发雷霆摔东西,并对阿美破口大骂。看着弱小的女儿,阿美整日担惊受怕,情绪也很不稳定,感到非常无助。根据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阿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p><ul><li>A:因孩子营养不良产生愧疚感</li><li>B:丈夫出现的更年期综合症</li><li>C:家庭负担重及身心压力增大</li><li>D:来自丈夫的家庭暴力行为</li><li>E: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的困扰</li></ul><p>答 案:CDE</p><p>解 析:中年阶段面临的问题包括: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家庭暴力等。题中阿美丈夫的行为对家庭产生了不良影响。A为无关项;B不符合更年期的年龄特征,且题目问的是阿美面临的问题,故AB不选。</p><p>3、某社区社会工作者,上门动员居民参加定期举办的邻里恳谈会,其中一位居民表示自己平时很忙,有空的时候会来。但据社会工作者的观察,这位居民有很多闲暇时间,针对该居民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做法有( )。</p><ul><li>A:向对方承诺参加活动可以得到辛苦费</li><li>B:委婉指出对方不忙的事实</li><li>C:向对方说明参加邻里恳谈会所需时间不多</li><li>D:在下次举办活动之前仍然邀请对方参加</li><li>E:分辨对方是否是找借口推辞</li></ul><p>答 案:BCD</p><p>解 析:社会工作者通常以居民的需要和问题为介入点,运用探索感受、反映感受、重述、鼓动等沟通技巧了解居民的态度和立场,鼓励居民参与。在和居民的谈话中,使居民了解到谁在跟他谈话、目的是什么、话题是什么、进行招募的活动或团体是什么、以后如何联系社会工作者或者参加活动。</p><p>4、社会工作者小李选取某社区作为个案,分析社区治理的特征、机制、模式等内容。关于这项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该研究的资料可以是某社区治理的新闻报道</li><li>B:该研究可以尝试建构本土化的社区治理理论</li><li>C:该研究的资料收集处理相对容易并便于比较分析</li><li>D:该研究可以梳理某社区的发展历史及其治理特点</li><li>E:某社区的社区治理模式可以复制推广到其他社区</li></ul><p>答 案:ABD</p><p>解 析:个案研究有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可以了解研究对象各方面的状况,进而对其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二是有助于澄清概念和确定变量,从而有利于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三是有助于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重要的变项以及提供有用的范畴,从而拟定假设或建立理论;四是由于资料广泛深入,本方法有利于客观、深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问题、需要及其原因机制,有利于提出有效和具体的处理办法或解题方案。但个案研究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需要花费许多时间,不容易补充数据,样本很少和对象缺乏代表性,研究发现也不能进行推论。</p><p>5、问卷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 )。</p><ul><li>A:进行探索性工作</li><li>B:设计问卷初稿</li><li>C:试用和修改</li><li>D:定稿和印制</li><li>E:实地调查</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问卷设计一般经过四个步骤①进行探索性工作。指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考察访问专家,认识待研究的问题。②设计问卷初稿。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卡片法,二是框图法。③试用和修改。为慎重起见,要将问卷初稿发放给少数专家,进行主观评价。同时还要将问卷初稿发放给调查对象(不超过30份),请他们试填,进行客观评价。设计者根据所发放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填写错误、回答不全、被访者修订建议等信息,酌情修改问卷。④定稿和印制。指对修改后的问卷进行排版,注意版面设计、字体、行间距、外观等,使问卷整齐、宽松、醒目,以利于被调查者答题然后印刷后用。</p>
相关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