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11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社区通过()来实现社区的基本功能。</p><ul><li>A: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和团体</li><li>B:社区居民</li><li>C:社区工作者</li><li>D:社区居委会</li></ul><p>答 案:A</p><p>解 析:社区具有经济、社会化、社会参与、社会控制及互助五大基本功能,这些功能是社区及其成员所必需的,社区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和团体来实现这些功能。故选A。</p><p>2、制定计划社区<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肖月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利倡议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合理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她扮演的角色是()。</p><ul><li>A:治疗者</li><li>B:使能者</li><li>C:倡导者</li><li>D:教育者</li></ul><p>答 案:C</p><p>解 析:在实施服务工作计划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将面临不同的工作处境,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就一般情况来说,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服务介入的具体情况扮演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等基本的角色,推动服务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其中,倡导者角色,即社会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权利倡议机构实行必要的改革,为缺乏资源的服务对象争取更合理的服务,或者动员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p><p>3、社会工作领域是指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所介入的社会生活领域。下列服务项目中,属于社会工作多领域介入的是( )。</p><ul><li>A:爱心家园 老年人自助互助支持小组服务</li><li>B:温馨家园 残疾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服务</li><li>C:大爱同行 困母亲的小额资金贷款服务</li><li>D:阳光之旅 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支持服务</li></ul><p>答 案:D</p><p>解 析:社会工作主要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A属于老年人社会服务对残障者的康复服务方面,有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和职业康复等几种重要的服务方式,B属于康复服务;C属于妇女社会服务;D属于儿童及青少年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和家庭服务三个领域。故选D。</p><p>4、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其中E代表( )。</p><ul><li>A:行为</li><li>B:个体</li><li>C:群体</li><li>D:环境</li></ul><p>答 案:D</p><p>解 析: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 </p><p>5、问卷调查是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之一。它依据问卷收集资料,并可将问卷的问题分为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以下属于态度类型的提问是( )。</p><ul><li>A:“你对××社工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吗”</li><li>B:“过去一星期你上过网吧几次”</li><li>C:“你对本市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有何建议?”</li><li>D:“你认为你们的夫妻关系好吗”</li></ul><p>答 案:A</p><p>解 析:问题是问卷的核心所在,有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态度说明对某个议题的看法,如“你对XY社工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吗”;行为代表实际行动状况,如“过去一星期你上过网吧几次”;状态涉及人口社会特征、个人经历及其他信息,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水平等。</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p><ul><li>A: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方法主要指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一般方法</li><li>B: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li><li>C: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社会工作者会自觉、持久地开展工作</li><li>D:服务对象的存在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li><li>E: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解决困难的单向支持行动</li></ul><p>答 案:BCD</p><p>解 析:<br />A项,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不只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所使用的一般方法,而且指社会工作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它们作为一种知识被社会工作者共享,并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E项,对于助人活动,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单向支持,即认为它只是指社会工作者简单地提供帮助的活动。实际上,助人活动是双方围绕解决困难和问题而展开的持续互动。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经过分析求助者或服务对象的问题,选择科学的、合适的方法提供服务。</p><p>2、目前在国内外应用较普遍,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的社区工作模式有( )。</p><ul><li>A:社会互助模式</li><li>B:社会策划模式</li><li>C:地区发展模式</li><li>D:社区照顾模式</li><li>E:居民自治模式</li></ul><p>答 案:BCD</p><p>解 析:BCD
</p><p>3、下列行为侵犯了我国妇女的婚姻家庭权利的有( )。</p><ul><li>A:干涉遗产继承</li><li>B:雇佣歧视</li><li>C:绑架妇女</li><li>D:强迫妇女生育</li><li>E:干涉妇女的离婚自由</li></ul><p>答 案:DE</p><p>解 析:DE
</p><p>4、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p><ul><li>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li><li>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li><li>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li><li>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li><li>E: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li></ul><p>答 案:ACDE</p><p>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国家有责任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联系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来理解其原则。</p><p>5、划分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 )。</p><ul><li>A:当地风俗与习惯</li><li>B: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li><li>C:个体主观体验</li><li>D:统计学标准</li><li>E:行为适应性标准</li></ul><p>答 案:BCDE</p><p>解 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①个体主观体验。即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某种行为正常还是偏差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其标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②统计学标准。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在统计学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统计上的正常行为值则会被认为是偏差行为。③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如果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地的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该行为就是正常的行为,否则就被视为有偏差的行为。④行为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就是适应性行为,反之就是偏差行为。题中,可用社会规范与价值和行为适应性标准来判断小涛的行为属于偏差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