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实务(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9月09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某村开展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服务。<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小王在绘制“民情地图”时发现,村民大伟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前几年的车祸中致残,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成为村里的低保对象。大伟因为“吃低保”一直觉得抬不起头,不愿与村民来往;因为家里穷,夫妻间常争吵。针对大伟因身残致其家庭贫困的处境,小王协助大伟及其家庭的最有效途径是()。
</p><ul><li>A:链接康复资源帮助大伟进行康复训练</li><li>B:鼓励大伟去参加残联的电商技能培训</li><li>C:通过个案工作帮助大伟缓解心理压力</li><li>D:提供婚姻辅导以改善大伟的夫妻关系</li></ul><p>答 案:B</p><p>解 析:针对大伟因身残导致家庭贫困的处境,社会工作者要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就业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之本,但是残疾人的失业率远远高于健全人,残疾程度往往与贫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推动职业康复体系的形成,完善就业保护政策,反对对残疾人就业领域的社会歧视。故本题答案为B。</p><p>2、学校社会工作者选择服务对象的最主要途径是( )。</p><ul><li>A: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推介</li><li>B:社会工作者主动发掘</li><li>C:家长主动需求帮助</li><li>D:朋辈推介</li></ul><p>答 案:A</p><p>解 析:A
</p><p>3、( )的目的,即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p><ul><li>A:妇女自决</li><li>B:妇女赋权</li><li>C:妇女干预</li><li>D:性别视角</li></ul><p>答 案:B</p><p>解 析:B
</p><p>4、社会工作者小张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小张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
</p><ul><li>A:军休干部与社会融合</li><li>B: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li><li>C:军休干部间的关系融合</li><li>D: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li></ul><p>答 案:A</p><p>解 析:本题考的是军休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题干中“协助军休干部运用微信与辖区内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建立联系”属于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的融合,属于微观层面,所以选择A。选项B属于宏观层面,C是军休干部之间,不符合题意,D是中观层面的融合。</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初二的詹同学与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李同学进行群殴,致使李同学身体多处受伤住院,经公安、检察院处理之后转介给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曹。小曹结案后,对李同学和詹同学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决定采用个案工作方法对两位同学给予辅导,小曹的正确做法有( )</p><ul><li>A:确定介入的问题焦点和服务方案</li><li>B:与家长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辅导</li><li>C:对詹同学和李同学分别进行问题分析</li><li>D: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知识普及与传播工作</li><li>E:运用社区资源协助家长解决子女照顾问题</li></ul><p>答 案:ABC</p><p>解 析:DE选项属于社区工作的范畴,ABC属于个案工作方法。</p><p>2、某写字楼有一些大龄未婚青年,社会工作者小满打算为他们举办交友联谊活动,在进行活动总体策划之前,小满应该()。
</p><ul><li>A:估算活动的成本投入</li><li>B:了解类似活动的举办情况</li><li>C:测算活动受益者的可能人数</li><li>D:了解活动受益者的参与感受</li><li>E:了解服务对象对婚恋问题的想法</li></ul><p>答 案:ACE</p><p>解 析:本题考查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是一个以未来为取向,服务或活动为归依的策划过程。即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征求各类社区居民的意见后,决定采取的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便系统地达到特定目标。服务(活动)策划前的分析工作有:(1)服务对象分析。例如社区工作者最有责任和使命服务的人群是谁?这个服务对象群体有多少人?服务群体中有多少人已经在接受服务?为什么有些服务对象没有接受或参与现有的服务?服务(活动)方案未来盟选服务对象的标准如何?预期服务(活动)中受益的人数有多少?(2)问题分析。例如社区中有哪些人受到问题的影响?哪些人在问题中获得好处?哪些人认为该情况是一个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提供了哪些服务(活动)?如果相关的服务(活动)停办,后果会怎样?如何改善现有的服务(活动)有效解决这个问题?(3)服务(活动)的逻辑推进步骤分析。界定问题、确认目标、选定评估的指标、寻找各种可行的方案、计算每个方案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时间)、计算每个方案的成效、列举方案并进行比较分析。</p><p>3、团体辅导基本的工作路径环节包括( )。</p><ul><li>A:倾听</li><li>B:同感</li><li>C:判断</li><li>D:商量</li><li>E:决定</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人生是一个心理过程,而非逻辑过程,倾听→同感→判断→商量,是团体辅导基本的工作路径。听懂了学生的心,老师才能感同身受,准确理解学生的心,从而形成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彼此交流,良性互动,共同成长。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学校社会工作中,团体辅导的基本工作路径。</p><p>4、某社区中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社会工作者小王计划加强他们的非正式支持体系建设,使其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小王的下列做法中,属于加强非正式支持体系建设的工作由()。
</p><ul><li>A: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定期探望空巢老人</li><li>B:与外地子女约定时间,和老人进行视频联系</li><li>C:与志愿者合作,定期为空巢老人开展上门服务</li><li>D:与老龄办协商,在社区实施老年助餐补贴计划</li><li>E:与民政部门联系,为符合条件的空巢老人提供救助</li></ul><p>答 案:ABC</p><p>解 析: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通常分为3类:第一类是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养老支持。第二类是亲属(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对老年人的支持。第三类是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如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等。居委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就是非政府组织。故选ABC。</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p><p>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p><p>2、 选民可否对候选人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 </p><p>答 案: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