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每日一练试题08月24日
<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在社区居民成长小组的第三次活动中,组员老王和老张因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意见不同而争执起来,双方都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以争取在小组中的权威地位。</p><ul><li>A:谨慎与试探</li><li>B:挑战与冲突</li><li>C:抗拒与防卫</li><li>D:疑虑与疏离</li></ul><p>答 案:B</p><p>解 析:在中期转折阶段,组员之间沟通和互动比小组初期有所增强,但自我肯定、安全感受与真诚的互动尚未完全实现,组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权力位置、角色扮演等方面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一阶段组员最常见的显著特征是(1)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2)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p><p>2、关于定量研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p><ul><li>A:注重研究问题的个别性与特殊性</li><li>B: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与代表性</li><li>C:注重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理论建构</li><li>D:注重在研究过程中修正研究问题</li></ul><p>答 案:B</p><p>解 析:本题考查定量研究的特点。定量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定性研究注重具体的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以此发现问题或提出观察问题的新视角。</p><p>3、小张是某少年服务机构的<a style="color: #0000ff;" href="https://www.jutiku.cn/app/28.html" target="_blank">社会工作者</a>,为服务对象小李提供个案服务。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责任来看,小张可以将个案服务的记录用于( )。</p><ul><li>A:与自己的督导交流</li><li>B:与其他机构同行交流</li><li>C:与自己的家人交流</li><li>D:在发表文章时引用</li></ul><p>答 案:A</p><p>解 析: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社会工作者应"-3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BCD三项都是泄漏隐私的表现。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保密原则,可根据案例来理解保密原则的操作方式。</p><p>4、社会工作者小张为10名有逃学行为的青少年开展小组活动。小张与组员一起分析逃学的原因,其中组员小王发言时思想比较混乱,小张在小王发言后说:“小玉,你刚才讲了家里的基本情况和对老师的看法,下面我们可以深入讨论一下你不想上学的原因吗?”在上述过程中,小张运用了( )的技巧。</p><ul><li>A:提供信息</li><li>B:自我表露</li><li>C:及时小结</li><li>D:归纳总结</li></ul><p>答 案:C</p><p>解 析:社会工作者与组员沟通的技巧包括①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②专注与倾听;③积极回应;④适当自我表露;⑤对信息进行磋商;⑥适当帮助梳理;⑦及时进行小结。其中及时小结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归纳要点、复述重要观点等方式,对组员表达的散乱信息进行小结,使其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题目中,工作员小张在小王发言后总结了其发言内容,但并没有归纳出结论,仅是使其发言内容具有条理性,也没有进行自我表露及为小王提供信息。</p><p>5、社会工作者小于为大学新生开展了大学生活适应小组。在小组中,小于设计了“说出我的故事”分享环节,但多数组员沉默不语。为此,小于运用适当自我表露技巧来与组员建立信任关系,促进组员表达。小于的下列表述中,体现出运用该技巧的是()
</p><ul><li>A:“刚才有组员提到第一次离开父母可能不太适应,其他人有这样的感觉吗?”</li><li>B:“我刚进大学时也曾有一段时间不适应,饮食不习惯,也不太喜欢我的专业。</li><li>C:“小李第一个发言,分享了他与宿舍同学相处的问题,让我们送给他一些掌声。”</li><li>D:“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大家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存在适应问题。”</li></ul><p>答 案:B</p><p>解 析:考查个案会谈之自我披露。自我披露是指社会工作者有选择地坦露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处理事情的办法,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由题可知选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产品的发展,学龄儿童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现象较为普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工作者宜开展的工作有()
</p><ul><li>A:引导儿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li><li>B:建议家长禁止儿童使用电子产品</li><li>C:组织社区内的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li><li>D:建议政府禁止商家线上销售儿童电子产品</li><li>E:建议家长与儿童约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li></ul><p>答 案:ACE</p><p>解 析:防止学龄前儿童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孩子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加以限制,学龄前儿童一般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应控制在40钟以内,E正确,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让孩子定时观看,二是要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A正确,提高他对其他娱乐活动的兴趣,从而转移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C正确;三是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父母以身作则,少使用电子产品。BD选项的做法都不适宜,故排除。</p><p>2、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为流动儿童设计的“乐学乐活发展计划”由一系列服务组 成,包括流动儿童逃学辍学干预服务、流动儿童父母情绪管理、流动儿童生活习惯培养、 流动儿童课业托管、亲子互动活动等。这一计划包含的社会工作主要领域有()。</p><ul><li>A:青少年服务</li><li>B:家庭服务</li><li>C:心理健康服务</li><li>D:学校社会工作</li><li>E:妇女社会服务</li></ul><p>答 案:ABCD</p><p>解 析:E项妇女社会服务是针对女性需要,为了促进女性的生活和发展 而开展的专业服务工作,错误。</p><p>3、对于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社会工作者应( )。</p><ul><li>A:主动将一系列价值观运用于助人的实践中,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li><li>B:强调方法与资料等的客观性</li><li>C:尽量不做个人主观判断</li><li>D:多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与诉求,尊重其价值选择</li><li>E:尽量为服务对象做出好的决定</li></ul><p>答 案:ABD</p><p>解 析:社会工作是一个价值主导的专业和职业,有很强的价值关怀,社会工作者应主动将一系列价值观运用于助人的实践中,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然而社会工作也是一种科学实践,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强调方法与资料等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个人主观上的判断,并多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与诉求,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选择。社会工作实践中强调社会工作者尽力鼓励服务对象自我决定,而不是帮助他们做出决定,C.E选项不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于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做法。社会工作者应在实践中尽量协调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关系,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p><p>4、在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承担的主要角色有( )。</p><ul><li>A:使能者</li><li>B:教育者</li><li>C:方案执行者</li><li>D:技术专家</li><li>E:中介者</li></ul><p>答 案:ABE</p><p>解 析: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居民参与,并强调参与者的自立、自助和成长,因此社会工作者主要扮演的角色有(1)使能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2)教育者。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3)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承担的主要角色,联系地区发展模式的工作特点来理解社会工作者在此模式中承担的主要角色。</p><p>5、12岁的小明是留守儿童,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父母在外打工,每年春节才回家几天,小明有时因想念父母而闷闷不乐。虽然成长环境不利,但小明能够正确面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小队长,在老师带领下组织和他情况相似的小伙伴们为社区高龄老年人服务。在外担任工程队队长的爸爸得知情况后,自豪地说:“这孩子的领导能力超过我了啊!”上述内容体现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有()
</p><ul><li>A: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激发其抗逆力可改善社会环境</li><li>B:留守儿童虽然处于不利的社会环境,但是会逐渐适应社会环境</li><li>C:留守儿童处于不利社会环境时,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li><li>D:留守儿童虽处于不利社会环境,但完全不会受其影响</li><li>E: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会共同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li></ul><p>答 案:ABCE</p><p>解 析: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人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