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助产士《母婴保健法律法规》每日一练试题08月21日

聚题库
08/21
<p class="introTit">判断题</p><p>1、水肿、蛋白尿、高血压三种现象称为先兆子痛。()</p><p>答 案:错</p><p>2、孕妇妊娠后期睡眠时稍垫高头部利于呼吸</p><p>答 案:对</p><p>3、医学技术鉴定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人员,应当回避。()</p><p>答 案:对</p><p>解 析:从事医学技术鉴定的人员,必须具有临床经验和医学遗传学知识,同时符合下列任职条件:县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设区的市级和省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br />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医学技术鉴定组织的组成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提名,同级人民政府聘任;医学技术鉴定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人员,应当回避。</p><p class="introTit">单选题</p><p>1、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设置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p><ul><li>A:检査室门口</li><li>B:检查室内</li><li>C:靠近检查机器位置</li><li>D:有关工作场所</li></ul><p>答 案:D</p><p>2、患者死亡,医患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 )内进行尸检。</p><ul><li>A:12小时</li><li>B:24小时</li><li>C:36小时</li><li>D:48小时</li></ul><p>答 案:D</p><p>解 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由此可以得知正确答案是D选项。第十九条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经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经同级公安部门备案后,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处理。碰到关于尸体的题,优先选择可以换算成“2”的选项。考生注意,是可以换算成“2”,而不是选项中带有“2”,比如48小时可以换算成2天。患者死亡后2天内进行尸检,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p><p>3、医疗机构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依法采取的措施是?</p><ul><li>A:立即抢救</li><li>B:及时转诊</li><li>C:继续观察</li><li>D:提请上级医院派人会诊</li></ul><p>答 案:B</p><p class="introTit">多选题</p><p>1、新生儿窒息初步复苏处理包括:()</p><ul><li>A:揩干羊水,饱暖,防止失热</li><li>B:摆好体位,吸清粘液,使呼吸道通畅</li><li>C:触角刺激,诱发呼吸</li><li>D:吸氧</li></ul><p>答 案:ABC</p><p>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p><ul><li>A:接受基本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li><li>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li><li>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li><li>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li></ul><p>答 案:ABCD</p><p>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上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经济措施:</p><ul><li>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li><li>B:停工、停业、停课;</li><li>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li><li>D: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li></ul><p>答 案:ABCD</p><p class="introTit">主观题</p><p>1、分别简述孕期、临产后、分娩后母婴阻断方案</p><p>答 案:1、预防孕妇感染HIV;2、及早发现感染HIV的孕妇;3、建立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系统;4、开展避孕和生殖健康服务;5、已怀孕的HIV感染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终止妊娠或绝育;6、干预性治疗(药物阻断);7、行为干预(减少性伴、使用安全套、戒毒等);8、产科干预(避免侵入性操作);9、改变喂养方式</p>
相关题库